扬帆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黄山市退役军人风采(三)
程顺富:屯溪老街“守护神”
“万粹楼着火了!”2017年5月7日晚上7时49分,下班途中的程顺富接到同事打来电话。“快让战斗班长接电话!”他在电话紧急部署的同时,立即奔向万粹楼。7时51分,消防队赶到,关总闸,灭明火,仅用两分钟,火情被处置。回忆起三年前万粹楼的火情,屯溪老街专职消防队队长程顺富至今仍有些后怕。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屯溪老街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考虑到老街巷道窄、救援难度大、古建筑防火压力大等实际情况,屯溪区政府2014年成立老街专职消防队,破解“远水救不了近火”难题。曾在西藏当过义务兵的程顺富,也在那一年入职专职消防队,而且一干就是6年。由于队员都是退役军人,他们和程顺富一起,被称为老街的“守护神”。
老街防火重任在肩。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程顺富通过第一年工作,认识到原来的防火手段已经满足不了老街的防火需求,便带领团队与科技公司共同研发古建筑物联网防火大数据平台。“1分钟发现火情、3分钟赶到现场、5分钟增援力量到达现场协同作战。”程顺富介绍,兼有远程智能控电、一键报警与商户信息大数据三大功能的古建筑物联网防火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化可视化防火管理模式,有效预防了火灾发生,平台运行5年多以来,共发现隐患7074起,解决隐患6993起,成功处置率100%。目前,平台已成功推广应用到全市各古建筑群、重点单位及其他科技项目,为政府节约开支近千万元,并荣获全省公安机关创意创新大赛银奖。
“全省第四届119消防奖先进个人”“黄山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这几年,程顺富获得了诸多荣誉。荣誉的背后其实是太多的付出,前几年忙得“水土流失”——掉发严重,这两年好了些,因为两名副队长都很得力,队员素质提升很快,加上人防和技防水平逐年提高,已连续3年没有发生火情,原本晚上睡不好觉、一看到“119”和2336170电话神经就高度紧张的他,终于可以心安一些。但他也没闲着,工作之余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目前他还是城市猎人救援队、美丽圆梦公约志愿服务队、蓝天救援队的倡建者和参与者,积极发挥特长,为群众排忧解难。
6年多来,程顺富和他的专职消防队共为老街解除了275起火情危机。去省里分享经验,其他队长或是参加灭火战斗几千起,或是救援老百姓上千人,他因为年年都是“0”火灾,因此只能以“0”汇报。“对于屯溪老街的消防员来说,0灭火才是我们最大的战功。”程顺富说。
·程向阳实习生姚望千月·
戴靖:关键时刻显身手
炎炎烈日下,黄山区仙源镇弦歌村内,戴靖头戴草帽,手拿水平仪,正一丝不苟地对正在施工的污水处理工程做复测工作。中等身材,笑容腼腆,皮肤被晒得黝黑,见到记者,戴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今年32岁的戴靖是黄山区乌石镇桃源村人,2009年退伍后自主择业,在一家工程监理公司当了一名建设工程现场监理。虽然离开军营,但军队锻炼出的强大精神和意志力却深深影响了他的工作。在同事眼里,戴靖工作兢兢业业、认真仔细,还特别能吃苦,有时候工程需要加班,他在酷暑中一干好几天,毫无怨言。谈及这些,戴靖笑着表示,“虽然现在退伍了,但军人的优秀品质不能丢!”在生活中,他也以一点一滴的小事践行着“军人”两字的深刻内涵。“如果在生活里碰见谁需要帮忙,我肯定会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能帮一些是一些。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也是部队教会我的。”
2018年12月17日,戴靖居住的小区怡锦园24幢二楼居民家中突发火情,正准备外出吃饭的戴靖得知有一女子被困在,他想都没想,便从自己所住的楼栋内取下灭火器跑往起火地点。戴靖回忆说,当时滚滚浓烟从里蹿出,屋内“噼里啪啦”炸响声不断,根本看不清现场,灭火器用完了,火势仍没有减弱。救人要紧!戴靖果断跑到失火房间楼下,通过结构层檐口和一楼防盗窗穿过雨篷,徒手爬上二楼,忍受着炙烤和烟熏,一脚支撑在楼栋外壁空调外机上,一脚用力踹防盗窗,足足踹了十几脚,为被困人员打开了一条逃生通道。最终,配合赶到的消防队员,成功救出被困女子。
义无反顾,救人于危急之际;不改本色,无愧于使命担当。戴靖火场救人的事迹传开后,得到了众人的称赞。戴靖说:“我觉得做这些事情都是应该的,没有想那么多。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不仅是现役军人的职责,也是退伍军人的职责。脱下军装,我也是个兵!”
·李晓洁叶有辉·
陈武:爱武精兵勇创业
走进休宁县经开区的黄山市博创电气有限公司,初见总经理陈武,他身穿简单的T恤,看上去十分朴实,可坐下来交流之后得知,他已经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了十年,身上透出来的不服输的干练劲,和他在军营里的磨练密不可分。
45岁的陈武是休宁县溪口镇金城组人,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光荣入伍,12年军营生活磨砺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2008年转业回乡后,他到企业开过车,在乡镇工作过,不论在什么岗位,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任劳任怨,深得领导和同事好评。
2010年,才思敏锐的他捕捉到汽配行业的商机,注册成立了黄山市昌维五金制造有限公司,随后迅速在县经开区投资办厂,主营汽车零配件制造加工,为昌辉集团、黄山市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重点汽配龙头企业提供产品。为适应客户和产品转型升级需求,2017年注册成立了黄山市博创电气有限公司,主要进行电气模具研发与制造,公司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的加工设备,为公司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业的过程中免不了遇到许多困难,他没有放弃。“刚起步时,资金紧缺,就一个车间、两三台设备、五六个工人,头一年产值才1万多元,连房租都不够付。我也纠结过,选择这条路究竟是对是错,但后来客观地分析,毕竟刚接触这个行业,经验和能力肯定相对不足,如果第一年就放弃,那么前期的投入就完全归零,或许再坚持下去,情况会有所好转,既然做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于是,他一边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一边自己琢磨,通过两三年的积累,掌握了一些生产技能,业务量也稳步提升,企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创业以来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挫折和困难面前,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军人作风激发了他的斗志。目前,他的企业年纳税110余万元,还解决了溪口及休宁县城附近40多人就业问题。
从创业之初的艰难到年产值1800多万元的民营企业老总,从部队的爱武精兵到行业发展的带头模范,陈武实现了人生角色的重大转换。他说,今后不仅要将自己的事业做好,还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舒俊实习生谢菁菁·
戴李平:春风解箨雨润“瓷”
8月6日,在祁门县新城区祁韵堂文化艺术公司见到戴李平,说话中气十足,上台阶健步如飞,猫腰捡拾一小块瓷片,再抬头,他已经拐弯进入另一个回廊,丝毫没有中年男人的疲态,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一句暖心话:“老兵永远年轻!”尤其难得是,他见谁都是乐呵呵的,仿佛就是邻家大哥,丝毫看不出他有什么大师做派。
但就是这么一位邻家大哥,却是位不折不扣的中国陶瓷艺术家、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徽州手工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陶瓷大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黄山市特色人才以及2019年度全国最美手艺人。他用行动传承匠心之美,为祁门陶瓷、徽州陶瓷文化续写新篇章、新辉煌。
“我和陶瓷结缘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因为我家就在曾经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祁门瓷厂附近,从小耳濡目染,深受陶瓷文化熏陶,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满脑子都还是祁门瓷厂盛世风采的画面。”戴李平说,1984年退伍返乡,他就被安排到祁门瓷厂从事陶瓷设计制作。凭着军人身上那种不服输的韧劲,他拜师学艺,刻苦钻研,并突破祁门陶瓷传统拉坯技艺,将拉坯技法和雕塑手法融为一体,尤其在物件一次拉坯成型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这让戴李平找到了成功的乐趣和满足感,自此一发不可收。1988年他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进修后,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学习彩陶;2011年,又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进修,让戴李平如虎添翼,在陶瓷创作上,屡创佳绩,连获殊荣,相继获得国内、国际金奖等30余项,并获国家专利4项以及创作了有影响的论文近10篇,有8件陶瓷作品被国内外收藏。
2011年,戴李平正式创办黄山市祁韵堂文化艺术公司。如今,祁韵堂公司已成为产学研基地,除了培养发展当地陶瓷艺术人才外,每年都有多所院校的师生来他的工作室学习和实践。“目前,为进一步传承、弘扬祁瓷文化,我在大力发掘整理祁门的陶瓷历史资料,为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做出积极努力。接下来,我将带领团队入驻黄山市高新区非遗产业园,继续扩大创新陶瓷文化艺术产业,让家乡的陶瓷文化艺术在礼仪开放的徽州对外窗口,绽放出更大的光芒。”戴李平说道。·姚大盛文/摄·
吴国华:“水中蛟龙”护横江
从军十七年,苦练本领勤潜卫国家;巡园又十载,恪尽职守温暖一城人。从部队到地方,曾是北京某部“蛟龙班”班长的他初心不改,用忠诚谱写担当,在平凡的城管岗位上闪光。他便是休宁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横江中队中队长吴国华。
2010年7月,吴国华转业回乡,被安置在休宁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换下军装绿,穿上城管蓝,吴国华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过。2014年4月,他开始担任横江中队中队长,负责全长5716米、占地1223.6亩的横江公园日常管理工作。自那时起,吴国华以园为家,每天徒步巡查七八个小时,他总是坚守在这里。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烈日下、寒风中,巡逻管护、卫生督查、设施查看,他总是身先士卒,坚守岗位,冲在最前面。遇到汛期,吴国华和队员更是24小时待命,及时查看所有涉水区域水位,拉起警戒线,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牌,确保居民出行安全。今年汛期,他就多次协助环卫工人冲洗和清扫河边栈道、游步道上的泥浆和垃圾。
园内设施坏了,他带头修补;水龙头坏了,他自行换上;配电箱有问题,他亲自排查;就连替换下来的横木,他也是保管好以备不时之需。在日常护园巡逻中,吴国华常会拾到钥匙、手机、身份证等物品,他总是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将物品归还给失主。
2014年6月的一个雨夜,吴国华和同事正在横江边巡逻,忽然听到急切的求救声。他立即冲到江边,借着手电光,隐约看见有个女孩在河道中间,抱着一块大石头挣扎。水流湍急,女孩随时有被冲走的危险。危急时刻,吴国华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短短20多米,足足用了20多分钟才艰难靠近。大雨还在下,河水还在上涨,借着微弱的手电光,吴国华背着女孩拼命游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将女孩安全救上岸,他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
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吴国华用一件件小事传递着正能量;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吴国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光与热,先后荣获“黄山好人”“黄山市优秀共产党员”“黄山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冯劼·
汪国华:回乡创业开民宿
在黟县宏村景区内,有一名叫汪国华的退役军人。从军16载,多次立功受奖。2013年脱下军装回乡创业,他以军人果敢、坚毅、肯吃苦、讲诚信等独有的品质,开起客栈民宿,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宏村乃至及周边民宿行业的“领跑者”,走出了一条“不一样”创业之路。
立德树人,做生意先要做好人。汪国华的“不一样”,首先在于他认这个死理。他给民宿取名“树德堂”,意为传承徽商先辈的创业精神,以高尚的品德经营生意,德行天下。自小在宏村长大,汪国华深知宏村历史文化乃至徽州文化的厚重,他在经营民宿过程中注入“文旅融合”元素,在给游客带来良好的入住体验时,也介绍家乡的悠久历史、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
走进汪国华的民宿,这是宏村景区内一个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里面环境清爽,各类物件、器皿摆放规整有序,简约而不简单。很显然,这与汪国华在部队16年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关。据了解,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资金不多,经验缺乏,汪国华只能通过每年积累的经验和客人的需求一点一点去探索调整,逐步完善设施,改造提升民宿环境。从5个房间接待最多10个人,到现在10个房间,分别设有标间、套间、亲子房,最高可接纳20余名游客,汪国华一步一步将家中古朴的庭院改造成了一个具有徽派特色的民宿客栈,让它成为游客“临时的家”。
追求细节和品质,是汪国华“不一样”的取胜之道。凡是在汪国华民宿住过的游客,最深的印象都是老板热情周到、房间干净舒适,不仅满足于住宿服务,还给游客提供景区游玩攻略。或许正因如此,汪国华的回头客比周边一般民宿都要多。
随着高铁开通、旅游方式变革以及有口皆碑的服务满意度,汪国华的民宿生意日益红火。周边好多村民得知后,纷纷上门取经。每每此时,汪国华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汪国华表示,同行不是冤家,只要大家把心放在提升服务和品质上,宏村及周边这块民宿产业的蛋糕才能做得更大,才能为村民带来更多旅游收入。
如今,在汪国华的带动下,以“树德堂”为中心,宏村景区内又新增了十多家民宿客栈,他也萌生新的发展思路。“好山好水产好茶,我现在以民宿为平台,向顾客推荐黄山的茶叶,未来几年,茶叶将是我拓展产业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汪国华说。
·钟伟·
新闻推荐
眼下,祁门县单季中晚稻生长正值齐穗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8月18日,笔者在“祁门粮仓”安凌镇广联村麻蛇畈百亩水...
祁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祁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