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美丽,源于厚积

黄山日报 2020-04-03 05:42 大字
汪平

在一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祁门一中张进球校长的专题讲座。他的讲座条理清晰,事例丰富,旁征博引,语言风趣幽默,让我获益颇多。

这次讲座,张校长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成因、问题破解、专业发展及教育问题哲学思考等方面展开。他认为,专业化发展能较好地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并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职业认同,找准精神标杆。张校长为了本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每年给教师推荐两本教育图书,并每年邀请两位专家来校讲课,以此拉近教师与专家的距离,从而让教师增强了职业认同感,找准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拜师学艺,跟对人,走对路,求突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专家的引领,需要大师的指导。众所周知一些办学规模较大的城区学校的教师成长很快,优势在于,教师多、氛围好,师徒结对形成合力,发挥了团队的研修长处。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缺失这样的优势,不过也可以借助网络、书籍来弥补。讲座中,张校长提到为什么别人能写书呢?那是他日积月累的结果,他们都是教育的用心人,这类教师除独具慧眼外,还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地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积少成多,一本本内容充实、可读性强的书自然就付梓印行。

形成特色,自立门户。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的特色,然后总结推广。作为教师应乐于当班主任,因为当班主任就有了研究对象,就能在他们身上创新出自己的研究方法。教育教学要不断创新,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量的积累,会形成质的飞跃,没有厚积,岂有创新可言?

坚守课堂,精益求精。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不管你是中层干部还是校长,你首先是个教师,当教师就不要离开课堂,否则就不接地气了。作为教师,要坚持每天阅读,张校长说他这次讲座为什么能口若悬河,信手拈来,就是因为他每年阅读大量的书籍。阅读能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深厚的阅读积累,下笔写作时才不会文思枯竭。

曾有不少教师听了振聋发聩的讲座,都会跃跃欲试,都想回到自己的岗位,把学到的教育理念、教学技巧嫁接于自己的课堂。好多教师,只是开始的那三分钟热度,时间稍长就没了那份热情。不过,自从听了张校长的这次讲座之后,我坚持每晚花一小时阅读教育名著,最近已读完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班主任漫谈》这两本书。觉得书中说的道理符合我们的实际,就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说的:“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回首过去,我只一味地侧重教材分析和讲解,并没有和学生融洽关系,也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成绩自然不能出类拔萃。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好办法就是从浸润心灵的阅读中寻找答案。改变自己,始于阅读,只有大量的阅读,不断的实践,才能厚积薄发,成为一个有方法、有品位、有情怀的好老师。

新闻推荐

黄山市林科所送万株油茶苗下乡

本报讯3月11日,黄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抓住春季油茶种植大好季节,为祁门县古溪乡西源村免费送去优质油茶苗3000...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