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东街:青石板上的旧时光

黄山日报 2019-11-20 03:13 大字

□记者程向阳吴玉莲文/摄

·探访徽州古街·

祁门东街位于祁门县城中心地带,形成于明代,兴于清代,是祁门县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东街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历史肌理、民俗文化。徜徉于祁门东街,其所蕴藏的文化力量以及焕发出的新生机令人叹服。

东大街:

见证祁门明清历史

地处祁山脚下,南临阊江、北临中心路的东大街,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低调内敛、朴实无华。

东街距今约有500年历史,不同于多数徽州古街,因码头而成街,东街虽比临阊江——徽饶水道的一段,却无码头。东街全长400多米,街面宽3到5米不等,三纵一横,横街就是东大街,三纵为下横街、右横街和汪家巷,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和过路客,因此街上店铺全而多,旅社、饭馆、粮油店、剃头店、锡箔店、铁器店、茶叶店、典当铺等应有尽有,解放后则主要以百货和土杂货店为主。

解放后,东街作为祁门县最核心和最繁荣的地区,大量的政府机构和国营单位在街区内生产办公,建造了为数不少的办公、宿舍、仓库建筑,至今保留了祁门县当时的城市风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祁门县城的发展和变迁之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明清祁门看东街”,采访中,今年56岁的市民汪家强这么说。也确实,与有着“先有三里街,再有祁门城”之誉的三里街相比,祁门东街虽然历史没有那么悠久,却是祁门明清时期的重要历史见证。

洪家大屋:

曾作为曾国藩的行辕

历史上东街是祁门徽商的聚居地,大宅店铺林立,商贾繁荣,现仍存有洪家大屋(国保)、王家大屋(县保)、胡家大屋等10处大宅。

祁门县博物馆馆长陈浩河介绍,东街历史文化街区内现存建筑总数量为285幢,其中明清时期古建筑48幢,民国时期建筑25幢。“国保”洪家大屋是东街乃至祁门的标志性历史建筑。

洪家大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一幢典型的徽派建筑,由四组建筑合为一体,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清咸丰10年(1860年)6月至次年3月,曾国藩入驻洪家大屋。期间太平军数次围攻祁门大营,曾国藩两次陷入绝境。安庆战役关键时期,曾国藩决定移师东流,实现围攻安庆的战略意图,最终获胜。祁门行辕洪家大屋记载了曾国藩一生中最艰难的阶段岁月,这段历史也成为湘军与曾国藩命运转折的起点。

洪家大屋承泽堂前墙上存有毛笔直书题字,为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攻入祁门所留。洪家大屋因此既是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曾国藩曾经的行辕,又留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印迹,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13年5月,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浩河介绍,东街还有保存现状良好和保护价值较高的谭家大屋(操小香宅)、马家大屋、周家大屋、冯家大屋、余家大屋、万家大屋等已列入重点古建筑的保护范围。

记者

手记

旧时光绽放新芳华

走在祁门,置身东街。不经意间寻着一处远离尘嚣的慢时光——茶叙(胡宅改造)、生在徽州(万宅改造)。这两家民宿的出现,让祁门多了一处“养心”的地方。在这两间徽州建筑的旧时光里,我们淘到了现代人所要的新时尚。

这是黄山胡兴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东街打造的两件“作品”。

记者了解到,祁门县委县政府对于东街的保护和利用“动作”不小,让这条明清老街绽放出新的光彩。

2015年8月,政府启动对东街的规划建设,主要目的是保护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维系城市历史记忆,同时通过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实施“三小”改造,通过“拆”“整”“保”“建”,规划建设祁门红茶文化区、祁门御医养生文化区、陶瓷文化区、竹艺、木艺、根雕文化区、曾国藩儒家文化体验区、慢生活体验区六大商业板块。完善街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倾心打造以居住功能和商业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而成为祁门旧城改造的示范点、徽州文化的展示点以及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如今的东街,正逐步恢复昔日繁华,绽放出新的芳华。

新闻推荐

黄山市11月降水预计仍偏少

本报讯11月5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9月以来全市温高雨少,致使气象干旱迅速发展,给全市居民生产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较...

祁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祁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