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黄山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黄山日报 2019-11-11 04:20 大字

□刘昀

内容提要:近年来,黄山市县域经济总体实力提升较快。但区域条件较差、资源开发困难、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笔者认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优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强化工业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不断推动黄山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以黄山市县域经济为例,思考如何加快黄山市县域经济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优经济发展环境

要坚持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支持县域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大县域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和向上争取力度。加快国省干道升级改造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实施农村公路联网畅通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一体化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提高用电保障水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下村。支持县域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网络,建设综合物流枢纽和示范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公共社会事业,加强重点学校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支持各县域依法依规制定、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转变招商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招商,推行专业化、市场化招商,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在县域发起设立招商联合基金;鼓励各县域与周边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园区,争取浙江省在黄山市设立浙商产业园,支持各县域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建设产业园区;持续减少审批事项,完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努力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跑”,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各县域政务服务中心和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产业集聚区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实行“不见面”送达;保持涉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补偿救济机制,建立完善涉企收费、监督检查等清理制度,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的负担、减少自由裁量权。

二、健全培养引进机制,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措施,落实市“人才10条”“人才储备金”等人才政策,积极争取省平台引才资助奖补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县域人才,积极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各县域结合实际,健全引进人才奖补办法,建立专才特聘制度,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领军人才、高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到县域开创创业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就业创业;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各地举办各类县域企业家培训、中小企业高层论坛。有计划遴选一批县域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到知名高校进修培训。

扩大市直机关与县域之间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大力选派县域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作用,围绕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等专题,加强县乡干部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三、强化工业产业支撑,积蓄工业发展后劲

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理念,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加大建设力度,重点在数量上增加规上工业企业,质量上做大做强规上工业企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构建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机械电子产业、新型印刷包装产业、新型精细化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旅游工艺品产业等产业为龙头的工业经济体系,真正体现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链条效应;大力提高工业投资比重,积蓄工业发展后劲,逐步改善房地产投资过大的现状,调整投资结构,注重工业投资项目的引进,提高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全面落实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加快“腾笼换鸟”,持续推进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开展重大项目谋划,把推进五大发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协调和督促力度,力争谋划上报一批、招商上谈一批、投资上建设一批;加快推进扎实推进“四送一服”,坚持市县联动,进一步落实联系包保机制,提升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牵头开展促进“六稳”政策措施落实活动,完善“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问题处置机制,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网络平台,尤其对亏损企业、停产企业持续开展帮扶,力争部分企业扭亏、复产。

四、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扎实开展农业绿色增效行动,深入开展全产业链有机化试点示范,改造低产低效茶园、建设高效生态茶园,办好黄山茶会,强化品牌营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广稻虾(蟹)混养模式;抓好重点区域油菜优质高产示范片创建,因地制宜发展干鲜果、食用菌、覆盆子、皖南花猪、黄山中蜂等特色种养业,山泉流水养鱼产业等;扎实推进休宁县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祁门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持续打造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推出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有机绿色农产品。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加快核心区“大三角”及向西延伸区域开发建设,强力推进文化旅游、新兴金融、高技术服务产业招商,基本建成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起步区。编制实施大健康产业规划,大力发展以新安医学为特色的健康养生产业,抓好“黄山贡菊”皖药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医旅结合、医养结合、多业结合。统筹推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和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加强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培育,积极打造特色街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研发设计和互联网金融产业。

五、支持特色经济发展,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要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拉开现有框架,支持各县域立足自身特色资源禀赋,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壮大绿色经济,打造县域特色支柱产业。歙县应结合自身悠久文化历史和工业基础,围绕华东旅游强县、安徽工业重县、全国文明大县的目标,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城和现代经济强县;休宁应持续推进“中国休闲养生之都”建设,深入推进“休屯同城”进程,积极拓展“渔业+旅游”“渔业+互联网+物联网”发展空间,努力打造全市健康养老、运动养生、流水养鱼等产业发展的核心区;黟县应围绕旅游经济强、城镇品位高、生态环境美的目标,加快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祁门县应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建设成为更具盛名的中国红茶之乡和全省生态经济强县。

2016年以来,黄山市遴选了首批12个市级特色小镇,其中县域占6个,涵盖了旅游休闲、生态体验、现代服务业、特色文化、新型工业等多种类型,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将成为高端产业发展、高级人才聚集的一个重要空间载体,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各县域依据本地比较优势,确定发展定位,注意避免内部同质化恶性竞争,培育发展块状经济,着力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文明的艺术小镇、生态小镇、旅游小镇、体育小镇、休闲小镇和工业小镇等。并以“旅游+”“小镇+”为重点,推动特色小镇与中心城区、周边地区、重要景区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加快资源整合利用,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将特色小镇打造成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载体。

题图樊成柱提供

新闻推荐

三个“60后男人” 玩自媒体玩成“扶贫达人”

如今的中老年人都爱玩,不仅能玩出花样来,还能玩出很高的水平。芜湖的三位“60后男人”也爱玩,但与其他中老年人不同,他们玩的...

祁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祁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