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景文石
●朱幸福
皖南多山,山则多产好茶、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蜚声海内外,宣城、黄山以下各县各镇几乎也都产茶,我们平时喝的茶基本上都出自皖南。每年清明节前后,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进山买茶,其实多在宣城境内。
我第一次去溪口是在冬天,虽然不是买茶的季节,但与茶还是有些渊源的。开车领我们去的陈总是位经营石头的商人,他说宣城溪口镇有许多景文石,散落在山涧中,只要有耐心寻找,就会有意外的收获。我们也看了他捡的景文石,经过打磨后更加漂亮,图案千奇百怪,画面天然清秀,价格还不菲。于是,我们便奔向溪口。
虽然是冬天,但逶迤的群山之上,绿意葱茏,云雾缭绕,宛如春天,宛如仙境。穿行在山间小路上,扑面的是清新的气息,满耳的是清脆的鸟鸣。
道路越来越窄,沿着蜿蜒的溪涧曲折着;村庄越来越稀,但林木越来越密;在大山的夹缝间,快到四和村长涝自然村境内时,水泥路突然就断了,路面是嶙峋的乱石、卵石,车轮在上面直打滑,我们只好弃车步行。在卵石上行走,让平时走惯了柏油公路的我们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一样,稍不留神就可能崴脚或摔倒。几个性急的朋友干脆从溪涧边行走,边走边寻景文石。陈总说这山口来的人多,好石头都被人捡走了,继续往里面走吧,景文石又多又好。
我们便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行进了三四里路,看到山坳里有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几间平房背依雄峻的高山,显得非常陈旧矮小、层次杂乱。十几个山民都聚在门前,好奇地看着我们。陈总认识其中一个姓邹的山民,因为之前有了电话联系,老邹特意在家等我们,我们则将自带的蔬菜、荤菜拿出来,交给他去厨房加工。山里买菜难,买荤菜更难,所以我们都自带了。老邹妻子孩子都住在溪口镇上,他是因为我们要来,特意赶回来接待我们的,这让我们很是感激。寒暄一番之后,他让我们沿着溪涧向山里面找,越到里面好石头越多。陈总他们几个石头爱好者在溪涧耐心地寻找,我随便找了几块小的景文石,就放弃了。那东西太沉,我怕自己拎不动。何况我对石头兴趣不大,只是陪他们来玩玩,附庸风雅而已。
在和老邹的交流中,我知道山里也和我们农村差不多,年轻人都走出了大山,不愿意在家吃苦,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他的几个子女都在外打工,还在镇上、城里买了房子,孩子也在城镇上学,他老伴则帮忙看孩子、做饭,家里平时只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岳母守着,他就在山村家和城镇家之间来回奔波。山里土地少,产出少,生活很难维持,好在老天爷对他们也很公平,他们长涝村的山上产景文石,他平时就去捡些,自己打磨好,再拿到街上去卖。他家里有许多景文石,有的已经打磨好了,摆在那儿,非常漂亮。桌上一块一米见方的景文石,画面清秀、灵动,像一幅泼墨山水画,怎么看怎么有气势。有人曾出他8万元,他没有舍得卖。只是进山的路还没有修到他们家门口,他们进出不方便,旅客进来也不方便,石头往外运就更不方便,客观上也影响了景文石的销售。他希望我们也能帮他们呼吁一下,早点修好路。
午饭是老邹请邻居大妈做的,味道与我们平时吃的饭店菜不同,老邹还贡献了野生菌、竹笋、野菜等。陈总他们捡了许多石头,正津津乐道地说着各自的收获。大家都很好奇地问陈总是怎么发现这么个好地方的?陈总说,那也是缘分啊。原来,陈总之前在山里买茶叶,回去时天已经擦黑了,看到路边有两个山民在等车,陈总知道这个时间点路上的车很少了,就热心地停下来,顺便带他们一段路,并把他们专程送到了长涝村,没有收钱。双方在车上聊起来,老邹说你喜欢找石头啊,我们村那儿是景文石产地,我家山上有许多,你可以去找啊。因为热心助人,陈总意外地交了老邹这个朋友。陈总之后来捡过几次,所以才有了我们的当天之行。
老邹说:“我们这不仅有景文石,还有一棵千年紫薇王树,经常有人去看。"我们立刻表现出好奇,想去朝觐一下这棵千年紫薇王,但往山上跑了几百米,觉得路很难走,怕小孩坚持不了,爬山来回要三、四个小时,时间也来不及,就只好放弃了,约定下次再来……
新闻推荐
皖南多山,山则多产好茶、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蜚声海内外,宣城、黄山下面的各县、镇几乎也都产茶,我们平时喝...
祁门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祁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