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殷家汇建镇史迹钩沉汪春才
贵池区殷汇镇,古称殷家汇(镇),位于贵池区西南30公里,枕群山,临秋浦,是古代水陆交通要冲,亦是贵池西南驿道的起点。由此向西南设23铺,西通安庆、九江;东行至德、祁门,南宋时的京道,是荆、湖官员入朝(临安)的必经之路。更是皖南山区物资的集散地。以商贸名世,声誉远播大江南北,有千年古镇之称。
然而,由于殷汇古镇坐落于秋浦河72条河流汇集之所,常受洪水侵害。又汇当孔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历史久远,时至今日,古镇文物胜迹大多无存,文史资料更难以寻觅,古镇昔日的辉煌也不为世人所知。为还千年古镇的历史风貌,再现昔日风光,让后人记住乡愁,特钩沉古镇历史如下,以飨读者。
殷汇镇地名探微
殷汇镇地名,明嘉靖《池州府志》,清《江南通志》、《贵池县志》均无考。1994年出版的《贵池县志》第一次有记:“相传三国时,这里有一殷姓饭店,来往商旅多会集殷家,故名殷家汇。”殷汇得名还有一种说法, 殷家汇之名,源于南唐(937-975),千牛卫殷文奎(贵池人,唐乾宁五年(818)进士,后拜翰林学士、刑部尚书、司空,终左手牛卫将军)和其子殷崇义(双名汤悦,南唐进士,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平章政事、右仆射,封范阳公)因其两代为宰辅,居龙舒河旁殷村(今属梅街镇),率先在秋浦河流域实行屯田(军屯和民屯),开发殷家汇河滩地,树“殷”字旗,招募百姓(士兵)屯垦。所以取“殷”姓为其始,故名殷家汇(2016年出版的《池州市志》)。今天看来,殷家汇(会)为历史和习惯约定俗成。其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地点在栏山溢(秋浦河与牌楼河交会处)和殷家滩(秋浦河与李祖溪、双坑河交会处)之间迁徙,择风水宝地而建殷家汇镇。
殷汇镇建镇考略
栏山溢位于秋浦河与贵池水交汇处。据《安徽省志·交通志》载,秋浦河诸水所汇之地在郎山玉镜潭下,郎山之上为秋浦河,郎山之下称贵池水,其地距古镇五华里。古时,郎山、平顶山、大小石山等位于殷汇之南,其东、西、北三面环水,一派水国。古人沿诸山山麓筑堤修路,以栏贵池水(长江水),故称栏山溢,继有许姓迁此居住,又称许家坦,后成官道,东岸曰白面渡,西岸曰官池渡(渡名仍存),实为一处。过秋浦河抵白面山灵庆院,驿道上的重要津渡灵庆院,唐建,宋更名嘉祐寺,俗称千僧寺,旧时为驿铺。明嘉靖《池州府志》、清光绪《贵池县志》载:南梁昭明太子萧统,唐代诗人李白、罗隐、杜荀鹤,宋诗人苏轼、蒋之奇;名将岳飞,军事家华岳及池州历代郡、县长官及多众名臣雅士投宿并留诗于此。栏山溢临河面水,紧靠丘陵山地,又是古津渡口驿铺,易于聚积商家,形成港埠。殷汇镇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严格意义上讲,殷汇镇又是古代军镇和草市共同发展、演变的结果。
殷汇镇由军镇发展、演变而成市镇。所谓军镇,是古代在边疆,重要形胜之地设置、驻兵戍守之处,既是军队驻扎之处,也是军队驻扎地长官的称谓。军镇负责管理军民政务。唐后军镇逐渐演变成市镇。
白面铺(渡)东有白面山,西有琅山夹秋浦孔道,地势险要,是扼守皖南山区的门户。唐、宋、元就有军队在此驻守。殷汇军镇,信史虽难寻觅,但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今殷汇琅山自古就建有唐开国名将尉迟恭(字敬德)的国公庙,这可能是唐代在此驻军的标识。至今琅山周边地区流传着“平顶山是练兵场”、尉迟恭“为民除害”、“放粮赈灾”,救助百姓的美好故事。有恩于百姓,当享庙食(2016年出版《古镇殷家汇》)。“宋朝大将陈满州曾屯兵秋浦平顶山”(2016年出版《安徽省城市建设·池州卷》)。元建中屯兵琅山(明嘉请《池州府志》)。明代诗云:“建中扼守前朝事,遗垒于今遍绿苔。”由此可见,殷汇白面渡古代均有军队在此镇守,是为军镇,应当不虚。其后逐渐(同草市一起)发展、演化成市镇。
殷汇镇由草市发展、演变而成市镇。所谓草市,乃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往往位于交通发达之所。入宋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日趋繁荣昌盛,草市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殷汇地处孔道,又是军镇之地,草市应运而生。加上历史机遇,快速发展,形成市镇。历史机遇是指,晚唐江南爆发了歙县方清、饶州陈庄大规模农民起义,义军攻府、掠地,二支义军于广德元年(763年)会师于秋浦县乌石山(今贵池区唐田镇),安营扎寨,四面出击。为剿灭义军,唐王朝复置池州,并迁州治秋浦(今殷汇镇石城、沧埠村)于馈口(今池州市区〕,秋浦县治随迁。因州、县治外迁,贵池西南广大地区成了权利“真空”,一下子失去了地域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距原秋浦州、县治所十五里左右的白面铺,便迅速取代了失去州、县治所的中心市镇。秋浦故县(州)发达的手工业、造船业、货运业特别是南来北往的贸易活动也移至白面铺,使之成为贵池西南中心集镇。到北宋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为什么殷家汇镇名不显于文献呢?唐时规定:“诸州县之所,不得道市。”(《安徽省通志·隋唐五代十国卷》)即除州、县所在地称市镇外,其下不得称市镇。所以殷家汇镇名不载史册,只有“渡”或“铺”之名。那又为什么讲,殷汇镇到北宋时就有了一定的规模呢?据《古今图书集·职方典》载:“宋时,贵池灵田(今林田村)有陈姓土豪,富半池州,人称陈半州。建有陈家花园,其产业遍布池州,名以号编,其花园豪华非凡,行乐处标有“金灯照亮”、“玉镜夜月”、“昆池晚钓”、“鹅龙昼夜”四景。又据清道光年间出版的《程氏家谱》阳宅图记标出的殷汇镇“汇溪八景”中,与旧志所载“陈氏花园”中的“四景”基本相符。可见其后古镇所形成的“汇溪八景”就是在原陈家花园“四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因陈半州跑马圈地,私设公堂,为宋名臣包拯任池州知府所捕杀,陈家花园被废(今遗址尚存)。作为昔日古道上的白面铺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白面铺不得不由白面山南麓迁至白面山北麓,开始了殷汇镇的又一轮市镇建设。
白面铺,殷汇古镇第一个所在地,随着“陈氏花园”的衰落,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地处孔道的殷家汇不甘寂寞,在沧海桑田和王朝的更替中,又不断聚积能量,在殷家滩重新崛起。
秋浦河与贵池水交汇处,因秋浦河冲积平原不断扩大,河床升高,原交汇处由栏山溢(白面渡)下移秋浦河、独山河、李阳河、双坑河、李祖溪诸水汇合处,即殷家滩(早年有殷姓居此,得名),这里河面开阔,东有海螺山、犁头尖,西有乌龙山、寒山,北为广宽水域,形成深水港湾。北面渡也由白面山南麓移至北麓。新型港埠更有利于贸易活动。为殷汇建镇提供了更为良好的交通条件。宋代又一改唐制:“允许县下建镇”。(《安徽通史》)这又为殷汇建镇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到了两宋交替之际,为避长江航道舒州(今安庆)、池州石牌湾、罗刹矶之险,以利纲(糟)运。宋仁宗嘉祐初约1056年凿石碑河,开新河(今晏塘境内)十里;宋神宗熙宁二年(约1061年)凿秋口浦(今池口);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开车轴河四十余里,使长江水经杜湖(池口)入江(《清光绪九年县志》)。这一系列水利措施,主观上使宋朝糟运不遭罗刹矶之险,客观上使车轴河、秋浦河下游两岸平原展露,同时使秋浦河有了二个出江口(池口和新河口),秋浦河水从容下泄,减少了洪灾。接着宋室南渡,江北诸县百姓涌入,又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车轴河,秋浦河两岸大片土地被围垦,得万顷良田,使农业生产获得进一步提升。凿新河(车轴河)亦使殷汇镇与安庆府、池州府同时有水道相通,仅40华里,大大缩短了殷汇达长江的航程,加强了对外联系。从此殷汇镇融入了长江市镇群。两宋商品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殷汇镇也以更快的步伐步入了新兴镇区的行列。
到明代,由于徽商崛起,位于贵池西南的殷汇镇,同徽州为邻,秋浦河又深入徽州腹地,是徽商外出经商的重要通道。今日殷汇镇宗族大姓,桂、胡、程、汪、陈、吴、王等,其祖大多从元末明初从徽州迁徙而来,聚族而居,至今与徽州故里保持亲密的关系。正如《锦绣安徽·歙县卷》所说:“直到明代,从事贩运的徽商在积累了一定资本后,便选择熟的市镇居住、经营,由行商变成坐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殷汇镇由此而快速发展。商人一方面将百货、食盐、布匹、粮食,从殷汇镇运往徽州;将木竹、茶叶、皮油、中草药和各种手工制品集中外销;同时还沿河修筑道路,进一步沟通了徽州同殷汇的联系,经济得以较快增长。到了明代中叶,殷汇镇已经成为贵池西南的重要商埠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正式建镇据相关文献和古镇实物考证,当在明宏治(1488-1503)年间。只因“唐、宋、元时期,贵池县以下行政区划无考,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编造赋役黄册时起,县以乡、都、甲为区划单位”(《池州地区志》)。所以,殷家汇镇名自明代后才出现在文献中。其后镇址未移,镇名仍旧。清末民初,因池州大通成为外埠通商口岸,外国商品涌入内地,由水路直通大通港的殷汇镇,再度成为近代贸易集散中心再度繁荣。史载民国六年(1917),殷汇有商家400多户,其中著名商号108家,人口超过二、三千人,设有江西、六安、徽州等会馆,并建商会。沿河两岸大、小帆船林立,大街人流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正如诗云:“日有帆如雁阵,夜有明灯如繁星。”名声日隆,有“小苏州”之称。
综上所述,殷汇古镇初起三国,发展于唐、宋、元、明、清,再兴于民国。至今屹立于秋浦河畔的殷汇古镇老街,年久失修,虽历千年风雨,但其基本风貌依然清晰可辨,沿街合面店铺相连,粉墙黛瓦,马头墙、二层楼,一派徽韵古风。走在九弄十三弯千米的青石铺就的街道上,仍让你感觉到殷汇古镇当年的繁华和辉煌。
新闻推荐
岁末年初,黄山文创小镇迎来盛大开园,精彩无限而又欢乐好玩的新世界,在黄山市中心城区西部为您开启!黄山文创小镇位于黄山市屯...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