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成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访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天霁

池州日报 2018-12-07 06:46 大字

□ 记者 石泽丰

2017年12月2日,安徽国润祁红老厂房获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这个上个世纪50年代筹建的新中国祁门红茶第一厂——原“中国茶业公司贵池茶厂”,历经行业变化曲折,在岁月的沉淀中,成为池州一颗活化石。11月13日,记者专访了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天霁。

殷天霁说:“祁红老厂房有近70年的历史,在这里加工生产走向世界的祁红,走过了计划经济时代,亲历了改革开放。我是1986年进入原贵池茶厂的,看到了茶厂的变化。尤其是1994年以前,因祁红备受消费者青睐,茶厂成为经济效益好、社会评价佳的加工厂,包括厂房在内的基础设施完整齐备。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1994年之后,原贵池茶厂和全国其他红茶厂家一样,进入了萧条阶段,先后许多茶厂因亏损都已倒闭。记得我接手时工厂运营状况已陷入低谷。尽管如此,我们没有放弃,没有推倒茶厂重来,而是修缮利用老厂房,老工艺,在阵痛中以重振雄风的信念务实生产、务实发展。2003年,贵池茶厂整体改制为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并沿用了润思商标。”

殷天霁认为,任何一幢建筑都抗不过岁月风雨的洗礼,安徽国润祁红老厂房也不例外。他说:“在生产经营中,我们不仅‘修旧如旧’,还保持了原建筑功能。”据介绍,这些建筑群均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其中的老机房建于1951年,作为原贵池茶厂加工车间,它采用的是苏联设计的锯齿形工业厂房,面积近3000平方米,承担着当时全省祁门红茶唯一出口拼配厂。这里面的机器全部是木制的,其设备都不是在茶叶机械厂购买的成品,而是老茶厂的机修车间工人和制茶车间工人自己翻砂制作的,并且自己设计形成了联装流水线。这在中国茶叶行业是绝无仅有的一条生产线,它见证了祁红精制从手工到机器到联装生产线的历程,见证了祁红产业工人的聪明才智和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里的厂房和设备依然在完好的使用,而且至今一直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加工祁门红茶。殷天霁说:“在全国像这样的工业建筑不在少数,但是用于农产品加工这一特殊的行业,且一直完好无损并发挥着功用的,绝无仅有。”这一点,也受到了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金磊的高度赞誉,他评价池州人留住的不仅是建筑,更是浸润茶香的厂房“味道”。

殷天霁感叹,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文化自信的意识,安徽国润祁红老厂房也不可能成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新闻推荐

祁门县:多举措助力就业创业

□陈云明胡利军晨刊讯日前,祁门县祁山镇新光村的贫困户程永强高兴地告诉笔者:“通过茶叶技能就业扶贫民生工程培训...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