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牯牛降悠悠古道深

黄山晨刊 2018-10-10 04:00 大字

榉根关古徽道 (资料图)□ 谢光明

古徽道不仅是徽州人民与外界来往的通道,更是历代徽商贸易的平台。徽商将木材、布匹、文房四宝等大宗商品贩卖到杭州、安庆、九江、汉口等地,再将沿江沿海地区的水产品和轻工产品运回徽州,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对建设徽州发挥着重要历史意义。古道悠悠,承载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是历史之道、商贸之道,凝结着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丰富信息。徽商在数百年的发展壮大中,也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核,涵盖哲学、经济、历史等诸多领域“徽文化”体系。

祁门牯牛降神奇俊秀,风光旖旎,然山势险峻,窒碍难行。崇山峻岭阻止不了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一代代徽州人历经艰辛修建了许多连接外界的古徽道,比如大洪岭古道、仙寓山古道等。仙寓山上的“徽道通衢”,是一条始建于唐代的“国道”,由清一色的青石板铺就,北起石台县的仙寓镇新店村,南至仙寓山下,由两万多块青砖板铺砌,全长7.5公里,是目前我国发现保存最完好最险峻的古徽道之一,而且是各类动植物群落和谐共生的生态乐园。

秋风岭古道从祁门县古溪乡际上村到安凌镇联合村,是徽池古道中的一条,最高峰海拔826米,距离祁门县城66公里,距离祁浮高速牯牛降收费站43公里,由青石板铺就。安凌田村到古溪西源白倍岭古道,中间有百倍禅寺和华佗庙,该古道通向古溪乡黄龙口村,徒步爱好者往往采取两条古道循环徒步,正好可以回到起点。黄龙口村肇兴于北宋初年,坐落在祁门县西乡的崇山峻岭里,有着浓厚的宗族文化和族谱收藏制度,其汪氏宗族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宗族聚落,宗族组织和运作完全以《朱子家训》为蓝本来构建。全村现保持有“永安堂”“同善堂”等古祠堂4座和民居数栋,2017年央视科教频道《朱熹》摄制组在该村拍摄。

此外,举公岭古道是古溪至安凌三条古道(秋风岭、百倍岭、举公岭)之一,起点于祁门县安凌镇金竹坑,距离祁门县城72公里;终点于祁门县古溪乡西源村,距离祁门县60公里,近些年也成为众多驴友探秘的好去处。

“徽州有古道,绿石凿白痕。迄于何年月,荒草伴秋风。”这首诗是南京非遗学院教师、著名古籍修复专家戴学彦2015年12月来祁门牯牛降,爬龙宫岭时有感而发所写。

龙宫岭徽州古道位于牯牛降南大门高枧村组“祁红庄园生态观光茶园”与历溪村之间,其间横亘着一道山岭,名龙宫岭,东起高枧村组,沿溪流蜿蜒升曲,经龙脊坡龙宫亭,西至明代御医之乡历溪古村。跨越龙宫岭也是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古道,用来铺筑古道的青石料,每块长约一米左右,宽约一尺左右,全长约2.3公里。青石板上或均匀地分布着条状纹路,或刻有精美的花卉图案,沿途有遗存的石屋、石亭、石桥、石垒关隘等非常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历史遗迹。这条古道数百年沉睡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其间榉树、枫香、石楠等古木参天,荆棘、藤蔓等野生植物葱茏,古道两旁更有成片的野生茶园。

榉根关古徽道始建于唐代,是迄今遗存最完整的路段,全长7.5公里,共有台阶1.8万级,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古长城、古墓葬、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和古战场、寺、庵等遗址。据《江南通志》《池州府志》记载:“咸丰间,曾文正公(即曾国藩)相度形势,建置石堑于此,以御粤匪。”古长城中的关隘,史称“榉根关”,高3.5米,全用青石板砌成。榉根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古徽道中咽喉所在,故这里成了古时兵家必争之地,尤以清代为最,仅《清史稿》就有两处记述了榉根关之战,是一条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文化、商贸、军事、生态之道,为我们研究太平天国等历史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本栏目为广大读者交流之平台,热忱欢迎大家踊跃赐图赐稿,平信或电邮均可,一经采用,

稿费从优!来稿一律不退,敬请自留底稿。

新闻推荐

祁门:强化市场监管迎“两节”

□冯锡鹏王武晨刊讯中秋、国庆即将来临,为维护“两节”期间良好市场秩序,祁门县加强市场监管,净化节日市场,全力营造...

祁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祁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