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塔坊镇土地流转盘活无形资产

黄山日报 2017-12-05 14:14 大字

本报讯“这里的山芋不仅品种多,而且营养丰富,美人椒鲜艳可人,不少人都喜欢这里生产的农产品。”近日,在祁门县塔坊镇群星村绿色蔬菜大棚基地,周边一些前来调运农副产品的经销商纷纷表示。

近年来,塔坊镇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靠科技,面向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立足土地资源优势,特色种养业等为重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科学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同时,积极倡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发展产业化农业做好服务。

该镇在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中,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围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形式,使土地向种植大户、种植能手集中发展生产特色农产品。截至目前,该镇共流转土地近1000亩,现代高效特色农业雏形正逐步形成。分别建立了龙源百亩中药材基地、群星村周家绿色大棚蔬菜及菊花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不断掀起了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热潮。通过这些土地流转形式既盘活了农村的无形资产,也“转出”了农民致富的新天地。

如今,该镇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不少农民的身份有了新变化:一方面,一部分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把土地承包给村里或者种植大户,当地一些有实力的致富能人、种田能手也盼望转包农村土地,实行大规模经营,催生家庭农场主;另一方面,一些年轻力壮、有能力、有手艺的农民也愿意甩开土地的“羁绊”,拿上流转费,出门打工赚“第二份”钱;还有些人甚至直接在家门口的企业就业,“足不出户”就可以打工赚钱。

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乡风文明等各方面的工作才会容易推进。增加农民收入,最实惠的方式就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利用土地转包、土地转让、土地互换、土地入股、土地出租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不仅有效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扶持壮大了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农业发展有活力、有后劲。·王学斌·

新闻推荐

祁门“清洁乡村”家园美

本报讯看不到垃圾,看不到棚厕,看不到污水……祁门县塔坊镇阳光村村民自豪地介绍,“这里常年都是这样干净。”阳光村多年来将环境保洁、垃圾清运与处理纳入该镇全域环境整治,建设垃圾收集池,聘...

祁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祁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