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柯村咏叹调

黄山日报 2017-09-13 14:15 大字

□程艳芳

或许是生命中注定和柯村有一段不解之缘,两年前非常意外又毫无选择地来到了柯村。

报到的那一天,是一个平凡的夏日,草木繁盛到了极致。送我来的师傅对这一带的山路非常熟悉,从茅山奔驰而下,轻快如飞。相伴在侧的就是著名的柯村风光——皖南最大的油菜花盆地。只是花海变碧波,芳华已褪尽,但依然吸睛养眼,美得不可方物,让人置身茅山岭,却对茅山岭的险峻浑然不觉了。

最先熟悉起来的是石云河,又名柯村河,它就在政府广场的正前方流淌着,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寝室都能临窗而望。春天它是一条飘逸的丝带,将油菜花海拦腰束起揽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夏天它是一湾翡翠色的明镜,倒映着两岸丰腴的水草和稻秧;秋天它是仙女的衣摆;在凉风习习中煽动着满天星斗和月光;冬天它是旷野上一根柔韧的琴弦,任风雪和岁月尽情地弹拨。在云雾笼罩的清晨、在月落西山的黄昏、在月朗星稀的夜晚,我时常独步到这里,沿着河边步道逆流而上,那波光粼粼、奔腾不息的河水哟,不知洗尽了身在异乡的我多少寂寞和忧愁!

如果说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那么石云河则是柯村文明的象征。每日清晨,石云河畔政府驻地这边最先开始躁动起来,这里是各类居民的集聚地,有经商做买卖的,有靠手艺吃饭的,有开饭馆旅社的,也有本土的农户,经过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更迭,他们中姓柯的并不多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和睦地相处……剃头小哥每天都准时赶到河边,从老婆手中接过一桶刚刚洗干净的毛巾,嬉笑地回应着乡亲们的挑逗,河面上倒映着一群妇女的身影,流水声、捣衣声与浓浓的乡音交织在一起,让人产生无限的眷恋;卖肉的摊前挤满了从柯村乡下各地赶来的顾客,柯村人向来是舍得花钱的,通常都是四五斤走起,屠夫只管大刀阔斧地砍下去,很少遇到挑精拣肥、讨价还价的主儿,等到艳阳高照,准能按时收摊;几家饭馆的老板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阳光的日子,早早起来晒火腿,几十个一排在朝阳下熠熠闪光,这不仅是美味佳肴,更是一道风景,慕名而来的游客看见它们都忍不住啧啧地赞叹几声,杀猪取火腿考验的是屠夫的手艺,而这些都是上佳的作品;福安堂大药房总是最贴心的,门口放上一条长凳,几把椅子,让十里八村来的乡亲好歇歇脚、聊聊家常,还可以暂存一下刚办好的货物,每次到这里都能见到一些新鲜的面孔,听到一些或大或小的新鲜事,即便像我们这些公职人员,为了做好农村工作也免不了要到这里探探消息;还有从附近祁门、石台等地赶过来的流动摊贩,也时不时地举起大喇叭吆喝着,服装、花卉、小百货运到这里居然都很畅销。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一个销售扭腰机健身器的生意可谓火爆,柯村政府附近的妇女几乎人手一个,并且当即就相约着在文化广场上扭起来跳起来了,场面也是热闹非凡,动感时尚的旋律在这个淳朴的山里小镇回荡着……

河的那一边是通往县城的路,路的两边是上好的水田,原先一直一年两季轮流种植传统水稻和油菜,是柯村政府驻地老百姓的重要生产资料,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质朴的柯村人。如今发展多彩旅游,一边流转来种植荷花,夏至花开,或白、或粉,清洁淡雅;或深、或浅,错落有致,与不远处的竹柯传统古村落的粉墙黛瓦交相辉映。方志敏柯村纪念馆就掩映在这一片荷田之中,“当红军最光荣”几个大字书写在纪念馆的墙上,历经风霜雨雪的侵蚀,墨迹已经淡去了很多,字体也未曾有过修饰和美化,恰如那个纯朴中透着炙热的年代,仿佛那熊熊燃烧的烈火还在眼前晃动。纪念馆内依然保持着方志敏居住时的原样,只是增添了方志敏的生平事迹以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径柯村始末等内容的展陈,供游客参观学习,与河对面的柯村暴动纪念馆同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的边上是柯氏分祠,迄今为止,我仅进去过一次,感觉与大多数徽州古祠堂并无多大区别,但里面一个捐赠碑、或者只是一张捐款单,让我过目难忘,记载了柯氏当今后代捐款维修祠堂的名录,没想到如今活跃在县乡教育、卫生、行政、行商等各条战线上的许多熟悉的人都是来自柯村的。说起这些人、当然还有镇里其他村这一类人,可能就是柯村人最津津乐道、也是最骄傲的话题。柯村地处黟西北最偏远的山区,距离县城50公里,还阻隔着茅山岭这座让人望而生畏、连绵不绝的大山。“茅山岭上望一望,生个儿子当和尚”,这是当年美溪、宏潭(同属黟西北山区乡镇)流传过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宁愿儿子当和尚,也不想与柯村人家结亲,以此形容茅山岭的险峻荒芜和柯村的贫穷闭塞。

可就是这里考学吃上公粮的和创业出人头地的人却屡见不鲜,而他们成功之后又反哺家乡影响家乡,共同推动柯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在柯村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县城都有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到这个大山里来求学。曾经觉得这一切不可思议,但在柯村人春风得意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一种力量,他们总想努力把生活折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柯村暴动就是柯村老百姓为了改写命运向地主土豪做出的斗争,他们不顾一切、砥砺前行,成功地创造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许是这种革命的精神和荣耀还一直流淌在柯村人的血液中,薪火相传,让他们积极进取,也让他们充满自信!

在柯村走过四季又轮回,无数次邂逅茅山岭波澜壮阔的云海奇观,无数次领略柯村盆地多姿多彩的旖旎风光,无数次聆听山前屋后百转千回的山鸟吟唱……可是,柯村人依然是我最美的遇见。走出去的人我们鲜有交集,留在镇里的人也是一样的令人动容。“花姐”经营着一家土菜馆,烧得一手地道的农家菜,还创办了家庭农场,种菜养猪养鸡养鱼,忙得不可开交,且年逾五十了,却依然大大咧咧,闲暇时还喜欢抱着手机玩微信、玩游戏、追电视剧。“老洪”原来是个地道的农民,但他却倔强地玩起了摄影,柯村风光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可少不了他的功劳。他与其他摄影师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是一直锲而不舍拍摄家乡、宣传家乡的人,往往天不亮就赶到茅山岭、石云岭、胡门古树群等柯村一些景致好的地方取景拍片,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几乎每天都有作品上传微信、网站,随时播报柯村风光的最新变化,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采风……其实像这样有温度、有个性、有追求的柯村人很多,不胜枚举。

记得《菜根谭》里的一句话,“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恰恰我觉得可以用来形容柯村人,如“花姐”、如“老洪”。我是一个性气清冷、受享凉薄之人,一直不太擅长与人相交,但却十分愿意和“花姐”说话,她那亮如洪钟般的大嗓门和老顽童般的心态,让我学会了与人热情地打招呼和爽朗地笑,每天傍晚结束一天的工作出去散步时,走过她家门口,大喊一声“花姐”,心情顿时舒畅很多。“老洪”现已四代同堂,生活得幸福美满,每每想家想孩子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走到他家店门口,同他老婆道几句家长里短,与他小孙女逗几下乐子,每当工作中需要柯村照片的时候,我也会毫不客气地找“老洪”,没有一分钱酬劳的事,他也是笑脸相迎,如若没有中意的,他还会再去拍几张……

今夜又是无眠,我知道自己一直祈盼离开这里,因为我有家、家中有老小。可是我也在设想离开时的情境,我知道我会不舍,我知道我是它生命中过客,而它却是我生命中永恒!曲终人散后,不管我是要哭泣着、或是微笑着与它道别,我都会庆幸曾经与它同在!

新闻推荐

方兴未艾话安茶

从祁门县城到安茶的故乡芦溪乡,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蜿蜒山路,如同一条玉带缠绕在群山腰。去年我们采访组一行首次到芦溪探访安茶,那时这条路还是畅通无阻,可这次一路上却多次遇到修路的困扰,30多公里的...

祁门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祁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