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大岭十八弯??冯卫辰
“一张大岭十八弯,有女不嫁七井山”是两句关于七井山的民谣,民谣中的大岭就是七井山到七都镇的一条古道,是旧时穿越石台县境主干道“徽池通衢”的一部分。十八弯或是夸张的说法,主要是形容古道弯道多、路难走,女儿嫁到山上之后走亲戚不方便。
我的祖辈就是沿着这条古道从祁门县迁徙而来,一是为了躲避战乱隐居山中,二是为了谋生上山采药。七井山上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有独特的山区气候,盛产中药材,其中以山茱萸最为有名,石台县因此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山茱萸,当地人习惯称为枣皮、天目籽,称之为枣皮是因为其果形、颜色像枣子,称为天目籽则相传为七井沈氏先人从浙江天目山引入。1957年山茱萸被列为国家76种主要中药材之一、国家二级专购物资,私人不得经营,在1986年曾卖到100多元一斤。我老家留存至今的一台沈阳牌黑白电视机就是当时用5斤山茱萸到乡供销社换购的。
在公路开通之前,这条古道是山民走出大山的重要通道,卖山货、买东西大多来往于此。古道每隔5里路左右就有一处供行人休息的凉亭,从山上向下依次有岭头亭、洗心亭、中庵亭等,保存至今的有岭头亭、洗心亭,其中洗心亭最有特色,位于大岭中间,由石块砌成,亭中碑刻记录着亭子修建、修复捐款捐物者的名字。洗心亭、中庵亭的名字,缘于古道所通之处是佛教兴盛之地,相传新罗国高僧金乔觉(即俗称金地藏)航海入唐,先卓锡七井,而后再到九华。明清时期,七井山的佛教发展到历史上鼎盛时期,山上宝刹林立,多达50多座,著名的寺庵有西华禅寺、金华庵、银华庵、莲华庵、华藏庵、三龙庵、龙华庵,有僧尼300余人,西华禅寺就位于岭头亭之上,原庙宇在上世纪60年代“破四旧”运动中被毁。
古道中间有一处山泉,泉水甘甜可口,名叫“凉水钵”,传说原来自上而下共有七个“水钵”,“水钵”长期吸天地之灵气欲成妖,被雷公打坏六个,只留一个为来往行人洗尘解渴。古道旁边还有一个山洞,名叫“白马洞”,相传古时候山脚下农户种的小麦经常被一匹白马偷吃,人们追赶白马到山上一处绝壁便消失了,走近一看白马变成了石头,石头之下有一个洞,大家便称之为“白马洞”,洞体几乎垂直而下、深不可测。距离古道不远有一块巨石,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冰臼,好像天上的星星,村民习惯称之为“天星石”。
在上个世纪“以粮为纲”的年代,为开垦更多的田地,当地村民在古道旁边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实施了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在大山之间开凿了一个隧道排水。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隧道打了两次才打成,第一次由于测量失误,从山体两边同时施工,结果外边打高了、里边打低了不能贯通。排水隧道修成后,使得近千亩土地不再被山洪淹没,每当大雨之后,水从隧道口喷涌而出、飞流直下,很是壮观。
祈雨曾是古道上经常进行的仪式。山上多为石灰岩山场、蓄水性差,过去遇到大旱天气,村民生活生产用水就成了大难题,人们就会用最原始的方式祈求老天下雨。祈雨活动由村民集体商议后进行,在古道对面峭壁悬崖中间有一个山洞叫“龙王洞”,传说洞中住着一条龙,祈雨就是到洞中举行仪式,之后取洞中之水背回家,中途不能倒出来,龙王显灵就会下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祈雨活动时常进行,之后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退耕还林以及改水田为旱地种植高山蔬菜、中药材等,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再加上村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祈雨活动成为了历史。
正月舞灯是古道旁边村民农闲时节祈祷风调雨顺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鼎盛时期几乎每个村民小组都有自己的灯会,记忆中有15班之多,为村民自发组建,主要是龙灯、马灯、狮子灯。龙灯分为花龙、滚龙,花龙由竹子和纸扎成,一节一节分开,滚龙由竹子和布扎成,从龙头到龙尾相连不断,每年龙灯开舞前要举行开光仪式,让天上的“龙”附着于地上的龙灯之上彰显神灵,元宵节前后送“龙”上天,把龙灯烧掉。马灯一般采用神话传说或戏剧中的片断,每一班数量不同、角色不同,每一次表演的故事情形也不同,参演者均着华丽的服饰。狮子灯一般为两头,最精彩的属狮子跳八仙桌,大狮子生小狮子。灯会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元宵节前结束,天黑开始、天亮结束,先从本村一家一户开始表演,每隔一个自然村会有村民事先约定提供夜宵。龙灯、马灯、狮子灯使用乐器以锣鼓为主,但乐曲不同,马灯加上唢呐,表演前、中、后曲子也不同。随着电视、手机的普及,村民的娱乐活动多样化,七井灯会越来越少,现在仅一到二班了。以前的灯会年长者参与是以祭祀神灵为主,年轻人参与许多是以找对象为主,很多人就是通过看灯、舞灯相识相爱成家的,大有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功效。
“七井山真可怜,辣椒粉当油盐”是过去七井山贫困的真实写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条件的改善,枣皮、竹笋、苡仁米、火腿、黑玉米、茶叶和辣椒这“七井七宝”为村民带了很好的收入,周边地区甚至有外省的姑娘嫁到了七井山。如今,七井山这块悬浮在云中的净土,引来了世人的关注,七井山旅游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相信不久“有女要嫁七井山”将会成现实,“有女不嫁七井山”永久地成为过去。
古道,你走或不走,她都在那里,连接着山上与山下,连接着历史与未来。她不期许人们永久记忆,但无论繁华还是寂静,她都横亘于大山之中,与自然互为一体,见证历史的沧桑,留下人们为追求美好生活的足迹。我的祖辈沿古道而来,而我也是顺着古道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闲暇时光常想到古道上走走,看古道四季变换的美景,听古道续说精彩的故事。
新闻推荐
□陈云明晨刊讯7月21日,由祁门县人社局、祁门县扶贫办、祁门县陶子茶叶合作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技能脱贫培训班顺利结业,来自该县的31名贫困劳动者参加了结业典礼。此次培训为期16天,培训内容以祁门...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