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芽咕嘟嘴 加吉鲅鱼来哈水

烟台晚报 2022-03-02 07:21 大字

冷大川

儿时,春分时节一近,即使仍寒意料峭,还是时常听到太奶奶、奶奶们念叨:“樗芽咕嘟嘴,加吉、鲅鱼来哈水。”樗芽,在我们当地农村专指香椿树,这期间会萌芽生长。小孩子就时不时地跑到树前,观望枝条顶尖是否鼓芽,企盼它们快快萌发。奶奶们还会将鸭、鸡、鹅蛋壳完好地送给我们,说套在香椿树的某个枝条上,这一枝会长成一个很中看的球形。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前,我祖父弟兄三大家尽管全都子孙满堂,却因我太爷爷固守旧的传统,认为一大家子近30口人在一个锅里摸勺子,和和睦睦,日子显得红火,也显得自己治家有道,故一直没分家。我们小孩子还是很喜欢大家庭生活的,耍伴多,除了几个堂兄弟,还有几个小叔、小姑,玩起来特开心。

我们盼望“樗芽咕嘟嘴”,是因为这期间全家会吃到美味可口的鲜鱼。这个时节,蛰伏到深海越冬的加吉鱼、鲅鱼,会争相到渤海湾的浅水处繁衍生息。

家里人多,无论是加吉鱼还是鲅鱼,都是要拐着篓子、筐子,买好几条回家。一条条鲜灵灵的大鱼,黑脊白肚的鲅鱼,鳞片白里透红的加吉鱼,水汪汪的大眼睛泛着红丝。

我们都围着奶奶们,看着她们洗鱼,给鱼劐肚。鲅鱼肚子里,有的有又长又粗的鱼子,粉红色的,有的则是鱼面汤,形状跟鱼子差不多。有的鱼肚里有大大小小的鱼虾。每当这时,孩子们会争抢着,这个要鱼,那个要虾。奶奶们小心翼翼地将鱼子、鱼面汤从鱼肚里摘出来,将鲜鱼切成块状,我们村人叫切成缀。由于人多,每片切得很薄很薄。

等到锅里“噗噗”地冒起热气,鱼的鲜香便弥漫得满屋满院都是,伴着韭菜的鲜,引得我们几个孩子舍不得走开,勾住了魂,引出了肚里的馋虫。

终于,等到家人齐了。母亲、婶子们会先将完好的上等鱼块盛出来,端给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辈们;将次一点的,分给我们这些小孩子,不论辈分大小,一视同仁;还有在外劳作的男人——父、叔辈们,轮到她们妯娌几个时,锅里往往只剩下零零碎碎,或是鱼骨、鱼刺之类。无法再分,索性盛到一起,大家相互谦让,吃鱼喝汤。鱼汤是有的,浓嘟嘟地白,漂着韭叶,可以尽情喝个够。

母亲担心我们会被鱼刺卡着,时不时给我们夹一小块,检查后再让我们吃。鱼肉鲜嫩可口,看着家人吃鱼的欢喜劲儿,听着大人们谈长说短,太爷爷、太奶奶脸上全是笑。

鱼头是不给老人和孩子们的,大多时候是祖父辈的爷爷们吃。加吉鱼头,无论谁吃,都会小心地将头骨部分一一咂嘬出来,不混同于其它鱼刺随便丢给猫儿狗的。

吃完饭后,爷爷们无论谁得了空,会拾掇好鱼骨,给我们对接“鹰怪”。说来真是奇怪,加吉鱼大大的头骨,有很多自然的缝隙,有扁有圆,有大有小,小如针尖,大的比豆粒大得多。爷爷们找到一块块适合的零碎鱼骨对接上去,不松不紧,严丝合缝。

“鹰怪”做好了,用线绳吊挂在大镜子上。大大的身子,头部明显,翅、尾俱全,似飞机横空,又似鹏鸟翱翔,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我们太爷爷和祖父兄弟三个分了家。分家以后,父亲为了生计,组装了一辆自行车。那个年代,在我们小山村来说,可是很少见的物件。父亲边参加合作社集体生产劳动,边挤时间跑脚带客,搞贩运等,跑龙口、蓬莱海口岸贩鱼就是他常做的事儿。

当年,招远城的二、七大集最具规模。特别是到了“樗芽咕嘟嘴儿”的时节,来到集市上,100多米长的鱼市,一筐筐,一箱箱,满满当当摆的全是鲅鱼、加吉鱼。鱼在筐中,有的蹦跳,翻动,有的不时扭动着尾巴,嘴巴还翕张不停。鱼市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一片沸腾。

贩鱼也有砸在手里卖不出去的窘迫。有一年,招远地正逢四月庙会,我父亲带着加吉鱼从蓬莱刘家旺往回赶。骑车到了黄山馆路段,遇到一位从龙口往招远贩鱼的黄县人,因车胎破碎无法前行。那人商量夹带着央求,想原价全转给我父亲。我父亲合计着,一份轻便省事,两份就有些超重,有些累赘。看在那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着急模样,他心立刻软下来,没有称重,直接按对方说的数付了钱。用父亲的话说,“这种处境下,人是不会说谎话骗人的”。

等到父亲急三火四来到招远鱼市时,一溜两行全是卖加吉鱼的。如此境况,供大于求,鱼不仅卖不上价,按上货的进价还是没人要。“臭鱼烂虾,招远老家。”历来为他人嘲笑的招远人,这下子也被鲜灵灵的加吉鱼给“漾”着了。父亲由于货多,从开始就按1角3分一斤的进价卖,结果最后还是剩下十几条没卖出去。

这下子,我们家可不像往常那样只尝尝鲜就算过了鱼时,而是今天吃了明天还吃,上顿没吃完,下顿接着吃。近亲本家长辈,这家送条,那家分条。单是我外祖父家就送去三条。用加吉鱼头骨做的“鹰怪”这儿挂一个,那儿挂一个,也是过足了瘾。

新闻推荐

黄秀英:从三尺讲台到社区好人

头发花白,笑容可掬,着紫红绣花的中式棉衣,72岁的退休教师黄秀英出现在屯溪区水心亭社区。因热心公益、帮助居民,她获评社...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