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临河:蔬菜村的“诗与远方” 徽州区乡村“微景区”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美丽临河、诗画莘墟、山水容溪……各具特色的“微景区”令人眼前一亮。近年来,徽州区以景区标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微景观”,培育乡村独特IP。在改善村容村貌、群众居住环境的基础上,一处处“微景区”让广大游客切实感受到了独具徽州特色的现代乡村美丽画卷,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风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走进徽州区临河村,村口一组融合了茄子、西红柿等蔬菜元素的巨型菜篮子雕塑顿时映入记者眼帘,格外醒目。这处地标性质的“微景观”,既传递着盼望丰收的美好愿景,又倡导着尊重自然、勤劳致富的理念,成为勤劳热情的临河村民展示给客人的一张名片。
临河村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凭借着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近年来,“蔬菜村”开始“种”起了乡村风景。通过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家门口的“微景观”,打造以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和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田园,临河村绘就了省级美丽乡村的新图景。
干净整洁的村道,清澈见底的河流,规范有序的庭院,生机盎然的菜园,绿荫环绕的村舍……走在临河村里,记者注意到,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街角处、路灯上装扮着各种蔬菜卡通人物,处处都是别致创意,跟着它们的指引,仿佛走进一个色彩斑斓、瓜果飘香的童话世界。
立足菜乡特色,临河村将蔬菜元素渗透运用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利用老旧树段、生态菜园墙、柴火垛等打造8条蔬菜文化街巷,每条巷以一种蔬菜命名,有辣椒巷、茄子巷、黄瓜巷等等,辅以丰富多彩的墙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蔬菜的历史演变、生长习性、菜品制作,还有蔬菜谜语和蔬菜诗词,形象生动、妙趣横生、通俗易懂,让蔬菜文化充盈全村。
“蔬菜文化墙是我们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村容村貌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环境变好了,文化氛围也浓厚了,经常会有各个地方的游客带着孩子来临河玩。听到他们夸赞这里的变化,我们心里美着呢。”村民俞美君说起村里的改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艺术源于生活,多姿多彩的文化墙让原本单调的墙面有了灵气,不仅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美化,也让游客能深入直观地了解村庄历史和蔬菜文化,让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生活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乡村美誉度。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在村中央的蔬菜主题休闲公园里,掩不住的欢声笑语阵阵传来,秋千摇曳,翘板起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玩闹声让临河村充满了春天的生机。虽然不是周末,但是绿地步道上、紫藤长廊里游人如织。清风拂过,菜园中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这里以前是一片生活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的低洼荒地,谁能想到现在能变成公园呢!”见证了脚下这一变化的临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汪屯生感慨道。临河村自争创2020年度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以来,全力推进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建设,旅游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健全,村民们也自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将清理出来的垃圾集中清运,这才有了如今焕然一新的新村貌。
除了休闲公园外,临河村还新建起了儿童乐园及沿河观光步道,不仅成了本地村民休闲的好去处,还吸引了众多邻村群众前来游玩,“微景区”建设让以往破旧的“土村子”成了周边的“香饽饽”。“现在大人小孩都有了玩的地方,乡亲们在这里喝茶聊天、健身休闲或者下棋打牌,景观虽小,却能带给大家大大的幸福感。”汪屯生说。
如今,临河村的村民们不再只是闷头种蔬菜,而是与时俱进瞄准市场需求,种植十月红菜苔、紫妃上海青、樱桃萝卜等特色蔬菜,结合农村电商,推广“创意蔬菜村”品牌。“蔬菜村”也不仅仅是种菜了,更立足于当地生态环境优势,做起了山水文章,试着让过去寻常的菜地也富有“诗和远方”的意境。据汪屯生介绍,村里正在计划利用沿河自留地发展特色民宿,在打造宜业宜游的微景区同时,努力让宜居成为临河的另一特色,让更多游客能够领略新型农业文化产业,感受独具徽州特色的现代乡村美丽画卷。此外,临河村还与文化公司进行合作,开发与蔬菜相关的专业课程及文创产品,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授课,积极打造蔬菜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让菜园地、农家院变成村民的“增收园”。
微景区换来村民乐,好风光带动产业兴。从村头行至村尾,放眼望去,田野里已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临河必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
·叶有辉祁俊·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徽州区精准施策、优化服务,不断释放“技改红利”,鼓励支持区内工业企业加大智能化技术改造力度,工业企业发展活力...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