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崂山幸福说给你听

青岛早报 2022-01-13 07:13 大字

这边王哥庄大妈大叔先后将幸福晒到了央视《新闻联播》,那边山海小城王哥庄的秀美山水上了《人民日报》,还有港东甜晒鱼、王哥庄海水豆腐、百年大集、黄山海蜇又登上了全网视频热搜……2022年, “山海小城王哥庄”上演开年大戏,满满的崂山幸福味道让大家记住了青岛这座网红小城。

筑牢基层堡垒激发党建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强基础、办实事、促发展、破难题;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忧纾困,做群众贴心人;党建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特色支部”引领发展新路径……在山海小城王哥庄,一个个党支部,正成为一座座坚实的战斗堡垒;一名名党员,正成为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开展全民疫苗接种、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等重要工作相结合,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大力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发展荣军联盟,推进“泉心河水库”工程,对街道驻地及王哥庄大集周边基础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实施“水清河美”整治行动,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实施“我为群众解纠纷”行动,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变“群众找上门”为“主动上门联系群众”。

持续抓实党建基础工作。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1+7”标准化体系和“185”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抓紧抓实管区建设,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实施“领航计划”,建强社区干部队伍,注重社区后备力量建设,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吸引在外大学生等优秀人才回到家乡创业或参与社区管理。

温暖“民生答卷”擦亮幸福小城底色

推行“一栏一卡一册一档”服务模式,暖心服务“送上门”群众办事“不出门”;17户家庭危房改造,圆了困难家庭的安居梦;建立绿色通道,发放临时救助金49万余元,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一项项民生暖政、一条条民生举措,交出一份厚重暖心的“民生答卷”。

有福“童”享,圆梦微心愿。为不断丰富社会救助“物质+服务”内容,街道启动了困境儿童“微心愿”项目,成立“圆梦使者”困境儿童圆梦帮扶队伍,为首批66名困境儿童圆梦198个,共募集心愿金6万余元;为辖区99名困难儿童落实相关扶养、助学、助餐等政策。

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老年人服务质量。帮助4名符合条件的特困老人入驻住区养老服务中心;为1名老年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春节和重阳节前夕,为60岁以上低保、分散特困、百岁老人发放慰问品,为7位百岁老人发放慰问金;落实好8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贴政策;为1916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体检补助。

认真落实“双拥”政策,突出做好优抚工作。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 “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依托标山党建产业联盟设立荣军街,57家商户加入荣军联盟成员单位;为135名退役士兵补缴养老保险;走访、慰问、帮扶30余名困难退役军人,发放帮扶救助金7万余元。

立足特字兴产业小城故事美名扬

王哥庄街道依托辖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物富人杰的发展优势,立足“特”字,继续做强“政府搭台、商户唱戏、居民受益”模式,以特色节庆激活山海小城文旅资源,写好乡村振兴文章,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店小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成立街道领导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建立了“定期走访、急事随时联系处置”的常态化联系机制。

以“党建”谱曲,奏唱共同富裕新乐章。以标山乡村生活体验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围绕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养结合,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庙石凝真观竹园及茶园步道、何家大馒头一条街、张家河“荷塘月色”等景观工程,已成为市民游客新打卡地。唐家庄生态采摘园项目已投入使用,正与民宿形成互动。

以“节庆”搭台,发挥文旅融合新动能。举办“传承非遗经典,振兴特色经济—2021年度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向全世界观众首次系统推介了王哥庄丰富多样的特产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国内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突破20万,全球直播播放量三天超过1000万次。成立王哥庄民宿协会,写好“山海时尚文章”。在崂山区十大最美民宿评选中,王哥庄民宿占五席。青岛市唯一,推选晓望社区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好山好水好风光小城新妆美如画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向前,两旁花红草绿赏心悦目;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花木葱茏;清澈的池塘,倒映着岸边的树木竹林,风一吹,水纹荡漾,影子也跟着舞动起来……如今,山海小城王哥庄正发生着美丽的蝶变,乡村发展的“底子”更有品质、美丽。

王哥庄街道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完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让一个个美丽乡村倍有“面子”,山海小城处处焕新颜。

街道建立常态化机制,用“绣花功夫”扮靓山海小城,让创城工作久久为功,永不松懈,不断以更高质量标准来提升城市品质,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街道采用“物管街道”模式,全面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将保洁区域扩大到田间地头、进山路、滩涂、码头等可视范围内的所有区域,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街道2021年实施了13个社区污水整治工程,其中姜家村、西山等5个项目已完工,东台、西台等8个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截至目前,街道共完成了25个社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提升重点区域环境品质,打造小城网红打卡地。加快推进会场湾、街道驻地周边区域等环境整治工程;对3处河道重要节点进行了生态整治工程。对11个渔港码头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全民共建共“美丽”,打造山海小城“家庭样板”。持续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2021年共打造美丽庭院59户,美丽庭院创建比例62.8%,实现了“一处美”向“一片美”的转变,让“美丽文明之花”开遍山海小城。

文明实践硕果惠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新高

王哥庄街道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重点培育多点开花。在“1+1+5+X=N”王哥庄模式运转下,按照“讲、帮、评、乐、传”活动要求,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庙石、青山、曲家庄、常家等社区实践站开展各类宣讲150余场。深入挖掘培育各类先进典型,其中,刘彩云家庭被评为青岛市第二届文明家庭,2名居民被评为“文明市民”,2名居民被评为“崂山区道德模范”。

依托机关、社区、卫生院志愿服务站点,成立近40支志愿服务队,对群众就业、医疗健康等开展暖心服务,全街道共开展志愿服务400余次,进一步叫响“小事暖人心,山海小城有温度”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

街道组建了50余支吕剧、舞蹈、花棍等群众文艺队伍。根据群众文化需求,邀请专业老师量身打造,创作有鲜明王哥庄特色、反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艺作品。

崂山海蜇加工技艺和崂山茶艺礼俗入选市级 “非遗”名录,何家、黄山社区入选市级非遗特色社区,宁真小学入选2021年青岛市“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除曲家庄社区百人旗袍队和港东社区渔码头、甜晒鱼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外,《人民日报》在要闻版头题刊发推介了山海小城王哥庄的秀美山水,《风味人间》第一集、第四集对港东甜晒鱼、王哥庄海水豆腐、百年大集、黄山海蜇、海蜇宴等特产民俗进行了高水平推介,目前播放量超过2.6亿次,拉开了2022年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序章。

在崂山区委、区政府“南提北进”战略指引下,王哥庄街道坚持振奋精神、蓄力赋能, 2022年,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将倾心用情打造 “山海小城王哥庄”IP地域品牌,以小城的文化、旅游、特产、民俗、民宿和美食六大板块为基石,整合激发全域文旅资源,形成强势品牌效应。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招婷婷李翔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黄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