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的早晨
□黄山查旭
屯溪的早晨是宁静安逸的,江水清清穿城而过,两岸景色淡墨相宜,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或成片或单独静静伫立。是新安江成就了屯溪,还是屯溪绘就了新安江?或者说,有了新安江,屯溪这座城市就显得曼妙灵动起来了。
当晨光渐渐亮起来的时候,我一头扎进屯溪的早晨。太阳还懒懒地躲在某一座山的背后,努力着一点点向上攀升。这时新安江晨雾在江面弥散开来,屯溪新的一天就开始了。勤劳朴实的屯溪人,或行色匆匆赶赴上班的途中,或在乡间菜地采摘带有露珠的瓜果,或在公园打着太极遛着鸟儿,或在某个巷弄的小店感受人间烟火,品味可口的早点,闲聊着当下……
时间定格在七点,我正好在去三江口的路上,听到屯溪地标性建筑百大顶层钟楼的浑厚钟声,我停止了骑行,闭上眼睛,聆听钟声。“当”的一声响起后,紧接着奏起悦耳的《排钟》乐曲,随后敲响七声浑厚的咚咚的钟声,我听得如痴如醉。它可是伴随着屯溪人的成长,伴随着屯溪人的记忆。
我来到三江口,站在黎阳码头,向东眺望,江水清清,水波不兴。忽而一只鱼儿在江面打个水漂,发出“噼叭”的声音,接着又有一条小鱼在江面冒了个泡,泛出点点水花。这时,二十多只水鸟,呈三角状排兵布阵似地向我游来,欢快地在水面尽情玩耍,一会儿一只水鸟一头扎进水里,一会儿三三两两的水鸟在水面嬉戏,你追我赶,身后留下几条长长的波纹。三江口南对岸,是网红打卡地,夜泊屯溪的雕塑在晨雾中挺立,优美的弧线,动人的徽州大儒的塑像,搭着祥云,承载着屯溪人的梦。在三江口向西眺望,被烟雾包裹着的文峰桥,像海市蜃楼。当烟雾弥散开去,一轮朝阳冉冉升起,照在江面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顺江而下,我来到江心洲公园,芙蓉花开得正旺,十几棵老樟树郁郁葱葱。江心洲广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门球场上,十几位老人在聚精会神地打门球,青少年几乎都在晨跑,还有一些人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健步快走,散发出运动的健康和活力。江心洲对岸湿地公园的一簇簇枫杨、河柳,被秋风熏染得金黄,倒映在碧波的江水中。
这时,我骑车来到新安江延伸带新安公园,晨起的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深秋的枯荷像瞌睡眼似的,显得没精打采,相反芦苇长得亭亭玉立,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发出生命的力量。江上有十几个水上运动爱好者,撑着桨板,穿着红色的救生衣,用力划着桨板逆流而上,映衬在新安江的碧波里。这时一轮阳光在对岸刻有巨型摩崖石刻“新安大好山水”的山头高高照射着,照在波光粼粼的新安江面,照在古色古香的江边古村落,照在宏伟壮观的徽州照壁,也照在徽州灿烂深邃的历史河流中。
屯溪的早晨,不仅有美好的自然景观,也有美食爱好者的好去处。曾记得,临近荷花池小区的那条小吃一条街,早晨七点过后,人头攒动,饺子、挞粿、包子、豆浆、油条等都很有特色,引得周边及远处的居民、游客慕名而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小吃一条街不复存在了,伴随我多年的这些小吃店也消失在风雨中。或许哪一天,在不经意间,我又在屯溪的某个巷弄或街道见到这些熟悉的小吃店,品尝熟悉的味道,和老板来一个久别的重逢,聊一聊近况。也有二三家还留在附近,搬迁到对面的居民小区的,有一位姓方的师傅,夫妻俩经营了二十六七年,油条和竹笋肉丝面是店里的主打产品。他家油条用的是当地农家的菜籽油,传统的制作手艺,炸出来金黄发亮,可口香脆,入嘴咬着有咕嚓咕嚓的响声;竹笋肉丝面也是费力活,上午忙完后,他们夫妻俩就将在冷水中浸泡了三四个小时的小竹笋用手对半撕开,这样炒出来才更鲜美入味。一碗冒着热气的面条,上面铺着一层竹笋肉丝,再撒点小葱,吃了真是打巴掌都不舍得放。
屯溪老街的小吃也别有一番风味,徽州挞粿、徽州毛豆腐、徽州烧饼、徽州馄饨不一胜数,每种小吃各有其味,想着这些小吃,不禁口中生津。这时从老街巷弄里飘来烤烧饼的酥香,沁人心脾。在我的生活中,那只外焦里嫩、油酥诱人的大炉烧饼,我啃了几十年,它已是我身高和体重的一部分,成为我永久的记忆。我的脾性中,或许也有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天光熹微的早晨,我在老街某个烧饼店,等待一只即将出炉的烧饼,它是屯溪小城的清晨。
新闻推荐
“因你触犯了法律,本院依法追究你的刑事责任,同时也依法对你减轻处罚,希望你吸取这次教训,也珍惜这次机会。今后你的人生...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