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背景里的徽茶

新安晚报 2021-11-15 10:11 大字

□六安丁迎新

中国之大,茶叶并不鲜见,从查证的几千年历史,茶叶经历了从祭品到菜食,到药用,再到饮料的漫漫长途,与人的关系可谓无比密切,成就了一部厚厚的茶文化史。因为地大物博,茶叶品类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这其中,出自安徽黄山地域(古称徽州)的徽茶,可以说是最有文化底蕴的茶。

说到徽州,不免想到流传了多少代的俗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在传统农耕时代,因山高岭大,地少人稠,偏僻闭塞,有限的土地上收获的粮食无法养活人口,许多徽州人不得不外出务工经商。徽商由此慢慢萌芽。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缘故,有了钱的徽商们不只是把财富搬回家乡,还将思想、教育、文化、建筑等相继移植到徽州,融合消化,慢慢沉淀和发酵,在相对封闭的山水之间自成体系,成就鲜明的徽州文化特色。

徽派建筑、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剧、徽菜、徽墨、歙砚、宣纸等等,在不同的行业领域日渐风起,并涌现出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人物,如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思想家朱熹、珠算之父程大位、思想家戴震等等,不计其数。因为文化的长期浸润,往昔的穷山恶水生发出灵魂深处的活力,以新的面目呈现,竹木交映,山水间的黑瓦白墙是流淌不息的音符,与白纸黑字遥相呼应,丰富的茶叶资源岂甘落后,于厚重的黑白背景里挑出鲜亮的旗帜,骄傲地喊出徽茶的名号。

山水之脉,风光之秀,黑白之韵,思想之重,笔墨之雅,岁月之灵,清悠之态,于是集于一身。从生长之始就入骨入肌入心,不因后来的形态之异制法之差口味之别而有舍充和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了一方茶叶。懂茶的人,识茶的人,纵然天南地北,远隔重洋,几茎在手在杯在喉,仿佛一方水土瞬间再现,依稀那般,原来如此,怎能不余味无穷?

生长在皖西茶乡的我,烂熟于类似徽州的山高岭大,习惯性仰头望天度时光,对茶叶也并不陌生,而且从小就随同大人一起采过茶炒过茶。幼时懵懂,不知茶叶之蕴,解渴而已,换取温饱而已。读书时节,在家乡政府供职的父亲率队前往黄山,取经茶叶制作经营之法,回来后兴师动众地模仿学习造势。一方山水自有一方山水的特色,云雾缭绕,兰草飘香,自然之物,当得一个好字,也渐渐声名在外。父亲仍不满意,怎么不似黄山毛峰之味,也没有太平猴魁的特点?热销之故,慢慢地,父亲不再纠结,倒是我记住了父亲的不满意,但一直寻求不到答案。

年岁渐长,读书愈多,经历广泛,尤其是这样那样的机缘,几番黄山之行,恍然之间我开了窍。曾有商贩把平畈地采摘的茶草运到山区,在山区加工,冒充山茶出售。是能糊弄一些买茶人,终抵不过识茶之人的眼光,甚至无须泡一杯品尝,看看茶叶形状,拈一撮在指间细闻,即可判别真伪。自然,这是山势气候水土等原因导致的差异,显现在不同层面,靠造假、冒充和模仿是难以弥补的。殊不知,深入骨髓和灵魂的地域文化更是无法模仿的原生态,是基因,是骨血,是传承,是独家和私藏,纵然再发达的科学力量也复制不得,所谓地理标志产品也有如此的原因吧。这在徽茶身上,尤为明显。

可惜忙碌的现代人是没什么闲暇可言的,否则,一杯徽茶在手,先走进徽文化的世界浏览一番,感受一回,哪怕是走马观花,手中的徽茶一定有了分量,滋味又有不同。

青山绿水多毓秀,黑白人文显风骨,这才是徽茶之香吧?不只是茶之香,生态之香,更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之香。久久蕴藏沉积,一朝唤醒,盛世而隆矣。

新闻推荐

野猪猎捕下半年进展如何?各区县全面开展野猪种群调控工作

我要说程先生:政府部门下半年野猪猎捕开展得怎样?我来办市林业局工作人员:9月底,省林业局关于限额猎捕野猪1...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