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张真钢

黄山日报 2021-10-09 05:23 大字

初秋时节,徽州区岩寺镇翰山村石际组,树木蓊郁,竹林幽幽,格外静谧。推开木门,沿新砌石阶曲折攀登,至山顶,忽开阔,别有洞天。数名工人正在池边砌筑,池中多水藻、浮萍,开几朵黄白的花,几幢旧房在改造中渐焕生机。金山尖在对面绵延。沿幽径徐行,一徽派旧宅即现眼前,门有楹联“万事无如为善乐,四时惟有读书佳”。自称“坑·爹”的张真钢闲适地坐在旧沙发上,与友人晤谈。发花白,肤黝黑,灰T恤,黑短裤过膝,灰拖鞋,仍是先前见过的模样。但记者知道,他是有故事的新黄山人,正致力挖掘徽州乡村之美,让村庄更加充满希冀。

送走客人,“坑·爹”张真钢迎记者落座,递一盏香茶,传奇人生在笑谈中铺陈开来:生于湖南益阳市,1982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攻美术专业,1988年入职深圳一报社,任摄影记者,斩获中国新闻奖,2007年旅居黄山市,在徽州区西溪南镇盘下闲置农房,后在坑上村建民宿,3年多前到石际,拟打造艺术村落,集雕刻、绘画、陶艺等于一体。

“坑·爹”偶发朋友圈,记录“坑·爹的日子”。“那座被主人废弃了的木楼梯,现在成了‘坑·爹’新家知识的台阶。自己砍了竹节很长的四季竹,用工地多余出来的带弯钩的螺纹钢筋在楼梯两边固定好,再把竹子切成刚刚好的长度,然后用布绳固定上去,不让书掉下来”,他写道。“我是走在光阴前面的人,我想告诉身边的人,怎样去判断价值,挖掘徽州乡土的美,并且用亲身实践示范引领。”“坑·爹”笑言,首先要倡导生态环保理念。坑上修路,路中间有老树,他“多管闲事”,力挺保留,向镇、村干部建言,做老太太的思想工作,终如愿。临河村也有棵老树,根是活的。他作为义务顾问,建议用花坛保护起来。在屋顶上做防水、覆土,种茶树、果树,如此室内冬暖夏凉,且环保。村里的地表不能用水泥全覆盖,要多些绿植、草坪,让雨水渗透。推广太阳能灯,节能,不用走线;其次是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发现更多徽州好物,变废为宝。比如废弃的水泥块,作为垃圾扔掉实可惜,在建筑中善加应用,就有了艺术之美。在西溪南景区,他力劝朋友善待破败老屋,遂有如今的溪客客栈。桂花香飘之际,他又想,要保留更多桂花树,开发桂花酒等系列产品,而不能让其零落成泥碾作尘。红皮萝卜好吃,前年他买50多公斤萝卜条赠人,反响良好。坑上茶鲜叶原来每500克卖200元,他教村民不打农药,手工制作,现在明前干茶每500克可卖600-800元;再次是促进乡风文明,6年前在坑上策划首届敬老节,请70岁以上老人聚餐,在民宿设读书角,1000余册图书让留守儿童开卷益智,并分享现代礼仪、茶道、钢琴演奏等知识。

说给人听,做给人看,“坑·爹”知晓引领示范的效应,于是在坑上、石际开民宿,告诉周边人“灵魂与徽州契合”的价值所在,颠覆固有陈旧的认知,“养殖一年赚几千元,而养人几天就能挣到。老百姓看在眼里,慢慢就改变了。黄山不仅有深厚的徽文化底蕴,还有太多太好的可以与外界共享的资源。改变乡村,村民观念更新是重中之重。乡村振兴主体是村民,只有让他们在观念、行动上强大起来,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

江正春家邻“坑·爹”的民宿,帮其打理日常事务。“张老师不仅自己做民宿,也带我们一起改变村庄,发展农家乐,做了不少好事。”老江边领记者参观,边啧啧称道,“这是我家的房子,他替我修好,在门前做了观光餐厅,不少人开始订餐。村里有些石坝、挡墙是他出钱砌的,前前后后应该有十几万元,还有这小花园也是他设计的。现在,石际有了高端民宿隐竹居客栈,紧邻‘坑·爹’即将对外开放民宿的杨日升等几户村民也备了老砖、老木料,都打算搞农家乐。”·黎小强·

新闻推荐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与融合

龚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对龚恺来说,黄山是一个熟悉的地方。作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30多年来,他带着学生常常来到黄...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