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新时代古建产业从黄山出发的跫跫足音 中国(黄山)首届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会侧记
建筑,是有生命的、也是有声音的,它印刻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印记,讲述着一方地域的时代变迁。穿过岁月的长河,当时间留下的只言片语渐少,建筑本身的声音就更值得倾听。
9月30日上午,中国(黄山)首届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全面吹响徽派古建产业加快发展的“冲锋号”。
“徽派古建筑是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或精致、或恬静、或威严,是如今的建筑无法超越的,我们要保护利用传承好古建筑,去聆听古老文化的声音,感受大国历史的厚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顾问罗玉峰盛赞徽派古建。
粉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徽派古建是一部用砖、木、石写就的立体史书,是极具影响力的历史遗存、极具展示力的文化载体、极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也是极具生产力的经济资源。它是透视徽州的“一扇窗”,是了解徽州的“活化石”,更是徽州焕新的“岁月密码”。
作为徽文化发源地,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守住徽派古建的“筋骨肉”,传承徽派古建的“精气神”。数据显示,黄山市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6个、历史文化街区11条,历史建筑40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不可移动文物8032处。
去年,黄山市入选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今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又获文旅部授牌。随着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承徽建古韵、扬徽匠精神、兴古建产业、拓品牌影响,加快推进古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前景可期。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二版)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规划与设计项目评审专家付清远建议,黄山要深入挖掘徽派建筑在长期的历史空间和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特色和价值,深入研究其特色和价值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精准定位其背景和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作用,从而科学全面布局产业发展,在古建筑产业发展中作出“黄山尝试”,在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树立“黄山样板”。
深耕徽派古建行业40余载,今年71岁的汪文开轻轻抚摸着手中“滚烫”的徽州工匠证书说道,“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徽派古建是老百姓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营生的手段。古建技艺与徽匠精神要代代相传、发扬光大需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源源不断的徽州工匠开创欣欣向荣的古建产业。”
“中国中铁将以古建为媒,积极参与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力促徽派古建走出国门,将黄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推广好,同时继续发挥综合优势,把更多古建文化应用到城乡建设中,在城市综合开发、特色旅游小镇开发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孔遁如是说。
大会现场,黄山市和杭州市、上海杨浦区、扬州市、金华市等10个城市签约组建古建产业联盟城市,“徽派建筑网”启动上线,黄山市徽派古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黄山市徽派古建产业发展促进会和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黄山分中心揭牌。在一直坚定走徽派古建产业化发展道路的黄山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伟看来,黄山市徽派古建相关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市级层面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大家可以一改过去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劲往一处使,一方面加强传统技艺的挖掘提升,一方面强化创意创新,优化工艺设计、丰富产品品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擦亮徽派古建的“金招牌”。
今日黄山,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千金市骏骨的诚意、无微不至的服务,大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发展生态,为致力古建产业发展的企业和人才提供丰沃的“阳光雨露”、施展抱负的广阔天地。我们坚信,徽派古建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必将在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绽放新的光芒、创造新的荣光。
·刘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西敏报道9月25日晚,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勇与广州达安创谷CEO、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达安创...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