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赤松茸撑起“致富伞”

黄山日报 2021-04-16 05:55 大字

4月13日,一场新雨过后,记者走进徽州区西溪南村赤松茸种植基地,松软的土壤里,一朵朵赤松茸正争先恐后地冒出头来,迎接春天的雨露阳光。

小小的赤松茸,白色的菌柱顶着咖啡色的“脑袋”,像极了一把把小雨伞。村民刘丽琴穿着雨靴,拎着一个大水桶,在湿软的泥土里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捏住菌柱,轻轻一提,再将赤松茸放进桶里。“别看这一垄田不大,赤松茸多着呢,一圈走下来,一桶就装满了。”刘丽琴笑着说。

举目远眺,80亩田,此时此刻,数不清的赤松茸已破土而出,正等待着采摘。

“基地内同时种植有机稻,秋收过后,秸秆处置是个大问题。为促进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我们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探索稻菇轮作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去年,我们以10亩田试验,用秸秆做基料培育赤松茸,效益出乎意料,亩产1500斤,收入6万余元。赤松茸种植后的菌包废料又可以作为种植水稻的优质菌肥,提升稻米品质,充分实现资源高效循环的生态价值。”基地负责人方秀全告诉记者,眼见环保和经济效益可观,今年,基地又新种赤松茸70亩,预计收入能达40余万元。

赤松茸种植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置问题,也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务工问题。方秀全说,眼下正值赤松茸丰收季,在基地内务工的村民有十多人。“每天90元,2个月左右的采摘期,我们收入近6000元。”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说到这,刘丽琴脸上堆满了笑意。

个大圆润且营养丰富,赤松茸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据介绍,基地的赤松茸除了销往线下生鲜超市、饭店和线上客户外,还引来了游客观光采摘,好评度很高。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基地除了种植赤松茸,也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目前,当地不少村民萌生了自己种植赤松茸的想法。“如果今年稻菇轮作的经济效益依旧稳定的话,下一步,除了适当增加种植面积外,我还想带动并帮助更多村民种植赤松茸,努力走出一条稻菇轮作助农致富的新产业。”方秀全说。

阳光下,一朵朵赤松茸破土而出孕育着新希望,这些赤松茸,帮助贫困人口“种”出了脱贫路,也将为更多村民撑起“致富伞”。·李晓洁·

新闻推荐

寻找黄山云雾茶

明代许楚的《黄山游记》中写到:“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轻香冷韵,袭人断颚不去,所谓黄山云雾茶是也。”寥寥数语,写出云雾...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