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旸:在爱的奉献中收获快乐

黄山日报 2020-08-07 04:35 大字

□记者黎小强

提起黄山市6月24日召开的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典礼,黄山区甘棠小学303班学生谢旸至今难掩激动,他说,“我会珍惜这份荣誉,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谢旸妈妈从小就教导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开始他不明其意,妈妈解释,就是多做好事、多帮助别人。等你慢慢长大,自己就逐渐感悟到了。二年级时,他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后,知道雷锋叔叔乐于助人。后来他读《雷锋日记》,更加坚定了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愿望。渐渐地,他成了“小暖男”:老师组织人出黑板报,他成了“小组长”;同学摔倒,他成了“小扶手”;好朋友遇到困难,他成了“及时雨”;校园公物遭损坏,他成了“举报人”。他虽不爱多说话,但大家信任他,有困难都找到他。“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小朋友头被撞了,连忙喊人一起将他送到老师办公室,问他疼不疼,给他水喝,他很感谢我们。”谢旸说,“老师让同学们放学后及时回家,不要在学校亭子里逗留。那次,他发现两位一年级小朋友放学后仍在亭子里写作业,就上前劝说他们马上回家。”

助残路上,谢旸爱洒一路。二年级暑假,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他和同学们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发现一位老爷爷走路一瘸一拐,就立即上前搀扶,送上小礼物,还表演了节目,逗老爷爷开心。看到老爷爷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明白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新丰乡丰溪村的张爷爷眼有残疾,是谢旸爸爸的扶贫对象。一次,他走进张爷爷家,看到地上摆满西瓜,一位爷爷拄拐杖缓慢移动,另一位爷爷满头大汗,刚从地里回来,从进门摸索的姿态看,好像眼睛不太好。有位奶奶对谢旸爸爸说:“早上三四点就去摘西瓜了,拿到街上卖,一块钱一斤,不好卖哦!”谢旸慢慢听明白:原来屋里的两位爷爷是兄弟,一个眼睛残疾,一个腰不好,都没子女,日常由奶奶负责照顾他们。他说:“我爸爸隔段时间就带着日常生活用品去看望。张爷爷家的困难令谢旸十分震撼,爸爸把带来的衣物送给爷爷,临走还买了他家滞销的西瓜。”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残疾人,在他心里撒下一颗小小的种子——伸出双手,扶残助残,让人间充满爱!从此,在街上看见残疾人沿街卖唱或乞讨,他会不自觉走上前,放下几枚硬币。每次知道爸爸要去张爷爷家,他就告诉爸爸:“要记得买点东西去呀,代我向张爷爷问好……”

疫情突如其来,谢旸每天看电视新闻,看小区门口执勤的志愿者,看爸爸戴口罩半夜去高速道口站岗,看妈妈忙得团团转,觉得也该做点什么。于是,他参加黄山广电台原创微视频《等你回家》征集活动,通过一幅画、一句话,表达对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白衣天使的敬意;参加黄山区奥星跆拳道馆组织的“情系武汉,增强体质”活动,18天不间断锻炼打卡,用汗水换得18元钱,捐给市跆拳道协会,由他们统一购买物资捐到武汉;将疫情期间宅家的各种趣事变成文字和图片,发表在黄山日报及黄山区星星书城公众号上。

保护浦溪河,争当环保小卫士;参加平东社区组织“送春联”活动……谢旸爱上了公益活动,也收获诸多荣誉,先后获得“学雷锋小标兵”“优秀少先队员”“最美助残红领巾”荣誉称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旸奉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他人带来了快乐。

新闻推荐

提高产能拓市场

8月2日,在黄山万泰电缆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机器正在高速运转,工人正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电缆绞丝。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集生...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