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倌”王亚俊的创业梦

黄山日报 2020-05-14 04:42 大字

山间五月的清晨,凉风习习。早上5点半,伴随着第一缕阳光,“猪倌”王亚俊开始在自家的猪圈里忙活起来,打扫卫生、准备猪食,王亚俊动作麻利,干得不亦乐乎。“上个月12号刚出栏今年第一批花猪,卖了2.8万元呢!”说起这个收获的日子,王亚俊幸福得喜笑颜开。

王亚俊是徽州区富溪乡呈阳村人,由于先天性疾病导致行走不便,被鉴定为三级残疾,加上母亲早故,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2014年,王亚俊户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身体上的缺陷曾让王亚俊一度苦恼,但他并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不等不靠,日子才会有出路。”最初,王亚俊在家里圈起猪栏,买进小猪仔,开始学习养殖白猪,每年两头,收入十分有限。2016年,在皖南花猪合作社的带动下,王亚俊跟着养猪大户王汝成学习养殖技术,及时调整养殖结构,领到徽州悠悠猪发展有限公司免费发放的两头猪仔,加上自购两头,开始走上花猪养殖道路。王亚俊清晰地记得,这一年,仅1头皖南花猪就净赚了1200元,4头花猪赚了近5000元。

尝到甜头的王亚俊愈发干劲十足,开始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利用空闲时间网上学习养殖技术和养猪场病害防治技术。短短几年,王亚俊从曾经的养猪“门外汉”变身专业“猪倌”。今年,王亚俊再一次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养殖100头以上花猪,目前已存栏60头。王亚俊告诉记者,预计今年每头猪净收入1000元以上,仅养殖一项收入就能达到10多万元。

几年来,王亚俊在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指导下,走上“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成为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成功摘了自己的“贫困帽”。周边邻里纷纷上门找他请教养猪技术,他悉心传授技术经验,热心地为其他贫困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带动10多户贫困户参与养殖增收。今年,王亚俊还计划以“代养”模式,租用贫困户家的猪栏,聘请贫困户代为养殖,所有猪苗和猪食由他一手提供,每年付给贫困户1万元工资。同时,他还利用线上平台做起茶叶、茶油、火腿等农特产品生意,为部分贫困户解决了就业和农产品销售难题。如今的王亚俊,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更是村里的脱贫“先锋”。

“是党的扶贫政策带领我脱贫致富,我也会带好头,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身残志坚的王亚俊,用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扛起了整个家的希望。

·朱西敏祁俊叶有辉·

新闻推荐

拒绝不文明养犬行为

本报讯近日,记者在跟随市创城办督查组督查时发现,市中心城区少数养犬的市民公共意识不强,随意遛犬、犬吠扰民、犬只随地...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