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墟里烟,花胜去年红

黄山日报 2019-11-25 03:34 大字

许浪影

几年前初入调查队,正是炎夏,听到要去乡村调查,我不禁担心乡间阳光太烈、气味难闻、道路不平,这是乡村在我脑子里的固有印象,但现在,经过几年乡村调查的“陶冶”,我已越来越沉醉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感动于村民们的淳朴热情,惊叹于乡村“今年花胜去年红”的变化。

“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黄山的乡村是极具灵性的,你看,粉墙黛瓦的经典古徽州式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伴着蔚蓝的天空和柔软的白云,时而有袅袅炊烟或淡淡薄雾如轻纱披身,春天的蝴蝶伴着鲜花起舞,夏天的蝉儿和着绿叶高歌,秋天的落叶随着稻香飘洒,冬天的积雪在暖阳里流淌,宛如一幅流动着的画卷,让人不禁沉醉其中。你听,小溪旁妇女用棒棰敲打衣裳的清脆声音,山林间孩子们采摘野果的欢声笑语,屋檐下老人眯着眼睛慢悠悠地说着故事,落日里年轻人兴致勃勃讨论一天的趣事,交织成乡村独有的奏鸣曲。“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正是应了此地此情此景。

抬腿步入画中,乡间的小路用水泥浇筑,狭窄却平整,常有村民家养的狗或鸡鸭在路上不紧不慢地踱步,路旁长着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在微风里摇曳身姿,若是有熟悉植物的调查员带着,总会笑着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植物,是否能食用或入药,原来这些不起眼的植物其实大有用处。要是到了年代久远的村子,道路往往用石板或青石砖铺成,很给村子增加了几分韵味,村民们舍不得拆了浇水泥,经历过上百年岁月的石板路依然牢固,也是祖先留下来的念想。沿着石阶拾级而上,石阶的年龄比我们的父辈还大,缝隙间长了些许青苔和杂草,反倒让这里透着年轻的生机勃勃。皖南的村子里大多都有那么几棵古树,即使是村里年纪最大的长者也说不清到底是哪一辈种下的,但是关于古树的故事倒是有好几箩筐可讲,古老健壮的大树身姿挺拔地挡住了一片烈日,婆娑的树荫下,老人们扇着扇子聊着天,孩子们嬉笑着围着树玩耍,是城里难得见到的景象。

皖南多雨,调查时碰上雨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风雨之中亦别有乐趣。撑一把伞,漫步田间小路,听雨打庄稼,淅淅沥沥,仿佛能听见庄稼努力向上生长的拔节声。偶遇路况不好的地方,积水拦住了去路,便挽起裤脚小心翼翼从村民摆放的砖石上踩过,仿若回到童时偏喜欢往水里趟,惹来家长的笑骂。

乡村的民风淳朴,常见村民家门大敞却无人在家,调查员熟稔地到隔壁几户邻居家高声呼喊几句,便传来响亮的应答。有时正逢正午或傍晚,厅堂不见人影,鼻尖却闻到阵阵香味,调查员带着我们绕过几道门,步入厨房,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调查员司空见惯,拿着本子或平板询问,主人手不停歇地颠着锅勺,嘴里回答着问题。调查完后,调查员往往还要夸上两句手艺好,主人笑容满面,有那特别热情的还会挟上一筷请大家尝尝。

一年四季当中,秋天是我最愿意去乡间调查的季节,每每看见田地里金灿灿沉甸甸的庄稼、树梢红彤彤圆润润的果子和农民们脸上满足的笑容,总能让人打心眼里高兴起来,仿佛能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似的。这时候若与农民们聊起作物和收入,他们总愿意谈论更多,黄山的农民多喜欢谦虚,嘴里说着“收成还行吧”“收入还过得去”,但掩饰不住笑意的眼角眉梢和亮堂整洁、家具齐全的房屋无不诉说着生活的美好。一眼望去,那原本宽敞的小院里,地上铺的红薯、架子上挂的玉米、角落里堆的南瓜……把小院塞得满满当当,只站在这院中,原本普通的调查也似乎充满了欣喜。

日子越来越红火,前些年沉寂下去的村落也渐渐恢复了人气。以前在乡村调查时难得看见年轻人,问起来,多是去外地或城里打工了,可这几年来,慢慢能看到更多年轻的身影,从“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到“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乡村的变化镌刻在每个统计调查人的脚印里,弥漫在每一个调查对象的笑脸上,流淌在每一次调查的笔尖下,是纸上详实的数据“稻花香里说丰年”,也是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进入调查队虽不过五年,我却已听到了无数乡村的故事,也亲眼看到了一点一滴的变化。我欣喜于这样的改变,更庆幸我能见证这段时光,能以微薄的文字记录、以真实的调查报告反映出这大好河山里的小小美好。(配文图片:汤青)

新闻推荐

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市政协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

本报讯今年以来,市政协大力加强提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进一步树立提案重质量不比数量的鲜明导向,有力地推...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