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城管局、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规范小区小型服装加工厂作业

黄山日报 2019-10-14 05:32 大字

我要说

“我们小区靠外围的很多店面都租给了别人开服装加工厂,二楼就是住家。因此,数台电动缝纫机所产生的噪音和震动,无疑影响楼上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服装加工厂员工厨房的油烟让人十分烦恼,都是用抽油烟机从店面窗户直接向小区里排放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员工厨房和加工车间没有隔开,存在诸多隐患,反映到相关部门也未引起重视,我们住在楼上都很害怕。”近日,家住徽州区玫瑰花城小区的居民通过“我要说”平台反映道,他们为此很郁闷,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小区住户安全、安宁的生活。

记者调查

10月10日,记者来到徽州区玫瑰花城小区。该小区占地较大,在临近徽州人民会堂、岩寺小学、徽州二中围墙边上,东区、西区大门拐角等处的该小区店面内,发现确实有不少小型服装加工厂或加工店。在其中一处店面前,成堆的衣服材料堆在门口,10多名员工正在加工羽绒服,缝纫机发出嗡嗡声响。该店负责人汪先生说,2013年陪读,为了家庭生计便在这儿租了门店加工服装,2016年取得了营业执照。

而在另一处店面内,员工谢女士说,这是几个下岗女工合伙开办的来料加工点,没有办理营业执照。至于噪音,他们认为声响并没有多大。“不过也有一些夫妻店,家就住在这儿,有时忙起来要到夜里10点多,甚至再晚一些的情况也是有的。”谢女士说。

居民方先生表示,那些白天、黑夜交替作业的服装加工厂,对其生活影响较大,为此业主也曾去电相关部门反映过,但问题都没能解决。“服装厂里都是布料,尤其是那些厨房旁边堆满了布料,倘若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到时候谁能担负这个责任?”方先生说,居民的担心也是现实需要解决的安全隐患问题。

不过,距离服装厂或加工点较远的居民则表示,对自己生活没有造成影响,对于服装厂开在小区店面内并不反对。“他们大多拖儿带女,搞小型服装加工厂,也都是为了生计。”有居民告诉记者,小区店面本身就是拿来经营的,其他区县许多小区也存在这一现象,“如有可能的话,可以将这些加工厂集中某个区域生产,就可以解决扰民现象。但这是一个大手笔,需要区里做整体规划。”

我来办

徽州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0月9日接到“我要说”平台反映情况后,他们当即安排执法队员赶往玫瑰花城小区,对小型服装加工厂摸底调查。目前他们已经在小区外围摸底出10家小型加工厂,并逐一登记其地址、工作时间等情况。而在小区内的服装加工厂,房管物业部门会加强监管,涉及到噪音、油烟直排等方面的问题,则是由生态环境局先期检测后再行联合调查处理,涉及到无证经营的,则是由市场监管部门处理的。

不过,对于城管及相关部门管理职责方面,该负责人称,根据黄山市相关文件规定,城管体制改革移交权限以外需要集中行使的具体行政处罚权和相应的行政强制权,以及行政处罚权被集中行使后,行政处罚权之外的行政管理职责是否划转,则由市、区县政府研定报省政府审批。住建、规划、房地产等业务主管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切实落实行业监管主体责任。任何部门不得以行政处罚权划转为由放弃监管职责,同时要提供城管综合执法需要的检验检测、鉴定、认定等技术支撑。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移送处罚案件时,应当移送包括涉嫌违法案件移送公函、案件材料、证据材料以及处理意见等。

而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徽州分局的相关负责人就此告知,按照行政执法改革一块要求,现在社会生活噪音处理处置,由城管行政执法局处理。目前,涉及到工作事权交接,一般是生态环境、城管行政执法两个部门处理。“一般来说,对于油烟污染、生活噪音,我们会和城管行政执法一道到现场联合调查、处理。”

徽州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将在职责、事权范围内依法依规处理类似情况。目前,此事仍在进一步处理中。

·姚大盛文/摄·

新闻推荐

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开考

本报讯10月13日8时30分,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黄山考区主观题考试在黄山学院南校区考点考场准时开考。考试...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