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的月亮 崔嵘

济宁日报 2019-09-20 09:31 大字

一生中,会经历多少的月圆时分?一生中,又会在多少个不同的地方,怀着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人,一起看那轮亘古不变的月亮,升起落下呢?

少年月,家乡月。老家把月亮叫做凉月,不知是不是因为月亮一直的阴凉。那是五月槐花飘香的时节,从开满槐花的树梢上,慢慢升起的一轮香喷喷的凉月;是八月中秋,夕阳西下时便从那一片飘香的稻田里升起的,大大的,圆圆的,如家里最大的锅盖一般杏黄的凉月。而那时,母亲正在那口大锅里炕着圆圆的、暄暄的、糯糯的、芝麻馅的烧饼,我们如星星一样围在锅边,看着,闻着、等着……

收获季节,我们爬上那个高高的稻草堆,闻着稻草的香味,看着那个亮得出神的凉月。可惜少年们只顾爬上滑下,没人好好看的。露天电影散场后,我们踩着那一地光华的凉月,曲终人散,凉月让村庄更明亮,也让村庄更寂静。打谷场上,睡在窝棚里,看着从缝隙里漏进的月光,睡不着,想借那个月光看点小人书。奇怪的是,再亮的月光,终是无法看清小的字。更奇怪的是,早晨起来,周围棚顶上的稻草上,全是一片潮湿。多年后读到了那一句诗:月来一地水。

青年月,扬州月。二十出头,我便来到这个叫做月亮城的扬州城。那轮明月啊,唐宋元明清,从古亮到今。“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那些如星斗一般吟颂扬州月的诗篇画作,早已坐实了她的自古盛名。

传说中,八月十五夜,那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洞洞有圆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也只是听说,在这个城市近三十年,从没有机会探访虚实。那时光,运河里还走船,河边还有住家,也没有如今这样的灯火通明。从桥上看河中的一轮明月,在来往的夜船身下,碎了又圆,圆了又碎。看那月华如雾如纱一样,轻轻飘洒在一大片老城的黑色屋瓦上。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有轮……”自从知道这首孤篇的月亮诗,就是写瓜洲古镇的江月,就一直在想象着那时的美景,就一直想在十五月圆时分,倚坐在江边,斟一壶酒,对着江天一色的千古明月,畅饮、起舞、吟咏……可又怕找不到想象中的那种感觉,坏了心中那一轮的盛唐月亮。

中年月,江南月。那一年,四十岁,我在江南。虽然只是逗留了两个月,却因江南月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初夏的夜里有点热,看着窗外的月亮那样圆,那样亮,才想起已是十五了。来江南一回,如果没有看看江南月,那会很遗憾的。

出了门,走了一段空旷的地方,便来到静静流淌的京杭运河。天上的月亮升得很高了,虽然小了点,但没有云朵,依然很亮很亮。夜行的货船,船帮几乎没入水中,那轮水中的圆月,一会被划破,一会又重圆。船家男人掌舵,女人洗涮,孩子看电视,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同样在运河边的那个古城,那个家。“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

这些年,岁月流逝,眼渐昏花,更难有独上西楼、倚栏看月的心境了。眼见着日期上的月圆日子,却只能在高楼的夹缝中偶然一窥月亮的轮廓,月华如水的感受,也许只有回到乡村才见得到了,只在少年的记忆之中。回不去了,月没变,变的是世界,是我们自己的眼睛。

今年月,黄山月。桂花香浓,中秋渐近。我在中秋之前,月渐圆满的前夕,去完成一直期盼的黄山之旅。也许期待中的日出很难看到,但我想,也许会有意外之喜,能看到那一轮万仞之上、群峰之巅、松涛之中,升起的美丽月亮……粵梅摄影

新闻推荐

“长安杯”是黄山风景区的金字招牌

“长安杯”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最高荣誉,只有历时12年、连续三届(每4年一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