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坚守岗位见证城管变化 记屯溪区城管执法局三中队指导员陈建华
□记者吴玉莲程向阳文/摄
城市是市民的大“家”,“家”里是否整洁、有序、温馨,会影响居“家”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城市在外地游客心目中的印象。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城管队伍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事城市管理工作20年的陈建华,见证了屯溪城市管理的四个阶段。
出生于1974年的陈建华,1997年进入城管队伍,是黄山市城管队伍中的“元老”。1997年6月,为提高黄山市城市管理水平,黄山市组建黄山市市容局,1997年11月组建黄山市市容管理监察大队。从屯溪造纸厂下岗的陈建华主动应聘了这一“新兴职业”。培训2个多月后,陈建华正式上岗,整个监察大队有30多名队员,走到路上时,很多商贩、市民还很是好奇,这是一支什么队伍?
启蒙期:
走上街头宣传、劝导
陈建华清晰地记得那是1998年1月3日,天下着毛毛雨。他们每三四人组成一个小组上路执勤。当时正逢国有企业改制,屯溪很多国营工厂相继倒闭,一些下岗工人只能自谋职业。因此在那些年,中心城区马路摊点随处皆是,还有很多大排档,城市看着很杂乱,路面卫生更是一塌糊涂。这时候,陈建华和他的同伴们主要工作就是不断走上街头宣传、劝导,并着手办理占道经营许可证。
“这个时期是城市管理的启蒙期,目的就是让市民尤其是小摊小贩知道,城市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陈建华说。
成立指挥部:
综合整治流动摊贩
2005年,是黄山城管的第二个阶段,黄山市成立了黄山市摊点综合整治指挥部,重点对夜市、流动水果蔬菜摊点以及小商品摊点进行规范整顿。
当时针对中心城区的流动摊贩,主要划设了三个临时销售点,分别是黄山会堂(现徽州大剧院)、小商品批发市场前广场、滨江西路老大桥至新安桥路段夜市摊。“将这些流动摊贩集中起来以后,大街小巷的占道经营情况好了很多。”
最难时期:
依法取缔流动摊贩
由于环境卫生以及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2010年以后,这些流动摊贩相继被依法取缔。这是城市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很多下岗工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这也是城管工作最难的时期。城管队员因时不时与小摊小贩发生矛盾而在市民心目中存有不好的形象。
“那时侯被骂是常有的事,有时还发生肢体冲突,那些年回到家,父母交待最多的一句话是注意安全,平安回家。我一开始也很不习惯,但后来习惯了。”陈建华说,这些小摊小贩大多是下岗工人和老年人,其实他们的生活也不容易,换位思考,带着这样的心态上路,苦口婆心地和他们讲城市管理的道理,大部分市民还是很配合的。通过整治,整个中心城区的城市面貌却有了质的提升。
全面提升期:
工作琐碎不能松懈
2014年前后,黄山市城市管理进入第四个阶段——全面提升期。陈建华的工作没有比以前轻松,反而更繁重了。
中心城区的电动车越来越多,乱停乱放问题较为严重。对此,他们几乎对所有的人行道施划了非机动车停车位;遇到超出线外停放的,按照管理规定,将车拖到指定停放地点。
养狗的多了,流浪狗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让市民文明养犬,市城管执法局出台了《黄山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了养犬必须办证,遛犬必须拴绳等内容。
此外,城市牛皮癣的顽疾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彻底清除,不规范广告基本杜绝,烟花爆竹禁燃成效立竿见影,渣土抛撒现象不再常见……
进入城管队伍20年,陈建华从一名24岁的小伙变成了年近50的大叔,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容貌变迁。守着对这份职业的初心,已是屯溪区城管执法局三中队指导员的陈建华,每天95%的时间仍在路面。整治出店经营、将乱停乱放的电动车摆放整齐、制止违规遛犬……面对每天琐碎的工作,他像一个“大管家”一样,用心打理好每一个细节。
新闻推荐
本报讯“靠近一点,笑一笑,好……”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近日,黄山区甘棠社区联合当地影楼免费为社...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