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精准匹配赢在“持久”

江淮时报 2019-08-30 10:46 大字

黄山区政协委员 江忠宝

产业扶贫重在精准、贵在特色、赢在持久。贫困村应紧扣地方特色,锻造地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持久有效。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新时代的扶贫工作已经从机械式地给钱给物转变为产业带动,产业扶贫逐渐成为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作用愈发明显。

但是有些贫困村和贫困户在产业选择上既没有从当地资源禀赋出发,盲目跟风,更不尊重市场规律,最终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甚至影响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实事求是是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的前提。贫困村和贫困户通过培育产业激发地方经济的内生动力,最终带动经济整体发展的思路毋庸置疑。但是,为了追求扶贫成绩或完成摘帽任务,很多地方没有充分分析本地的实际情况,盲目选择短平快的项目,容易造成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诱发同质化、市场竞争力不足等不确定性风险。

还有一些贫困村和贫困户在选择产业时只关注眼前行情,没有考虑长远的市场走势,没有将产业培育放在闭合的产业链里进行整体布局,产业发展后续可能遭遇“丰收不增收”的窘境,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没有收到预想回报,反而给本就贫困的地方经济造成新的负担。

产业扶贫重在精准、贵在特色、赢在持久。

农业相关产业通常 “慢热”,在完成产业精准匹配的前提下,扶贫产业培育需着眼长远,一张蓝图绘到底。贫困村应紧扣地方特色,锻造地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持久有效。

地方扶贫部门在选择扶贫项目时,应首先搞好前期调研,充分分析地方实际,扎实做好数据分析,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发展条件和脱贫需求的产业项目,做到扶贫产业的精准匹配。

要增强扶贫产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需要充分完善扶贫产业的模式设计,调动政府、金融机构、骨干企业、贫困户等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个主体在产业发展链条中各自承担的分工和作用,并在适当的环节引入保险机制,用市场的方式解决市场问题,达到分散或者化解风险的目的。要避免由政府或金融机构大包大揽、强制“兜底”,阻碍产业健康发展,背离开发式扶贫的初衷。

扶贫产业的引进要尊重贫困户的客观能力和主观意愿。扶贫产业的持久、有序发展最终要依靠贫困户的积极参与,只有产业参与主体的竞争力提升了,产业的内生动力才能被激活,最终达到带活地方经济的目标。当前,很多贫困地区主动尝试借助电子商务来助力扶贫产业发展,但是忽略了电子商务本身的专业性要求。想要真正起到效果,需要从人员配备、流量导入等方面入手,还要做好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

新闻推荐

古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8月29日拍摄的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的民宿。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依托当地徽州古村落及生态环境资源,着力...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