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带富众乡亲 退伍老兵方继凡致富不忘乡亲

安徽商报 2019-07-22 02:10 大字

峥嵘岁月里,他们有的浴血奋战,在炮火中书写荣耀,有的艰苦奋斗,只为守护国土保家卫国。身在军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是人民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解甲归田,他们各奔东西活跃在各行各业,但依旧彰显军人本色。“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无数退伍军人扎根在新的战线上,用军人的品格和血性开创一片新天地。

方继凡出生于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一个贫穷的茶农家庭,幼年曾经的梦想就是能顿顿吃上红烧肉。退伍后,通过多年的努力,他成了一名企业家,而且带着当地很多村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方继凡发家致富靠的是家乡的特产太平猴魁。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方继凡将太平猴魁一步步推上了全国十大名茶的宝座,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猴魁新茶王。

军营佼佼者退役创业

1982年,出生在猴坑大山里的方继凡,通过当兵走出了深山。在部队时,他凭借出色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被选入司令部警卫连工作,更是警卫连里的佼佼者。

4年的军旅生活,不仅锻炼了方继凡的身心,更是给他日后的创业路做出了助力,他相信军人的敏锐和坚韧,以至于后来他的公司招了不少退伍军人,他的驾驶员更是非退伍军人不用。

退伍后方继凡被分配到黄山区汽运公司工作。可方继凡却并不满意这个“铁饭碗”,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于是他辞职去创业,办过饲料加工厂,却收不回贷款;办过养鸡场,但没有销路;办过农业技术服务部,开过渔具店,卖过水果,均以失败告终。

让太平猴魁火起来

创业失败的方继凡,曾经去讨过货款,蹭住过五保户的家,捡过牙膏皮和废钢筋。但方继凡从未放弃过梦想。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冷眼,为了生意,方继凡曾在年三十晚窝在鸡棚中取暖,曾被讨债人按进泥潭里,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

老天总是眷顾能者,方继凡亦不例外。一次次的失败并不是毫无作用,在打击和磨难中,方继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致富路。1992年,他注册成立新明猴村茶,决心有一天,让全世界的茶客认识和爱上太平猴魁。

方继凡与太平猴魁,似乎是注定要“相遇”的。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方继凡的先祖方南山曾携特制猴魁参展,获一等金质奖章。方继凡自幼熟知制茶技艺,创业后一直兼做茶叶买卖。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太平猴魁品质高、产量低,对外地人而言,猴魁茶如同普通的“树叶子”,市场认知度较低。方继凡带着茶叶样品,辗转广州、北京、太原等地,销量却很低,可谓是步履维艰。一次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家王镇恒偶遇,王镇恒的建议,点醒了方继凡,让方继凡明确了猴魁要走品牌发展之路。猴坑是太平猴魁核心原产地,方继凡决定拿下此前被他人持有的“猴坑”商标。

为了打响品牌,方继凡做的第一步,是2001年花重金将“猴坑”商标买了回来。让“猴坑”真正回到黄山人手里。第二步,是加大宣传,方继凡投入大量资金,通过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及户外广告铺天盖地宣传“太平猴魁”。其间,他军人利落果断的性格再一次得到充分体现。在2002年茶博会上,方继凡果断拿出100公斤优质猴魁举办了一场万人免费品茶活动,使得 “太平猴魁”声名鹊起。

让全村人腰包鼓起来

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方继凡没有忘记“先富带后富,共走富裕路”。2005年,方继凡被村民推选成为村委会主任,2008年,他又当选村党总支书记,肩上的担子不仅仅是公司,还有所有村民的生计。方继凡发起成立茶叶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形式带动农民致富。去年全村茶农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太平猴魁核心产区茶农人均年收入更是逾20万元。

曾经的经济落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方继凡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名茶生态第一村”。在做强茶产业的同时,促进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老百姓眼睛揉不进沙子,却藏得住真情!”村民饶秀兰说。去年村换届选举,几年没出过家门的孤寡老人叶秀华都支撑着身子出现在现场,只为给方继凡投上一票。手捧1240张选票,连续5次当选的方继凡眼眶湿了:乡亲们每一张选票,都很烫手、烫心!周海良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文/摄

新闻推荐

小区门口的物业纠纷小法庭

灯不亮、车难停、房屋渗水……小区业主因拒交物业费与物业公司对簿公堂的案例屡见不鲜。如何解开物业和业主这对“冤...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