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化、事业三融入 边检站变安营扎寨为落户安家

安徽法制报 2019-04-09 11:48 大字

改革转隶以来,安徽黄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着力做好“融”文章,围绕“安家立业、爱岗敬业、干事创业”,坚持从“情感融入、文化融入、事业融入”入手,让民警看到希望,受到尊重,得到实惠,增强生活和事业的归属感,激发“热爱黄山、筑梦边检”的家国情怀,民警队伍逐步实现由“安营扎寨”到安家落户的思想转变。

情感融入,归属感促民警安家立业

“虽然黄山风景秀美,生态环境宜居,但要真正使外地民警愿意在此安家落户,要靠创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该站负责人孙全认为,只有对黄山充满感情、对警营充满感情,民警才会稳定心神在这里安家立业。

做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新年伊始,这个站党委就研究出台为民警办实事举措,着力打造家的环境,营造家的温馨。站里充分发挥家属委员会的作用,适时组织开展青年联谊活动,解决民警婚恋难题,让他们不仅爱上这里的山,也要爱上这里的人,从而把家安在黄山,把根扎在基层。

同时在前些年建设公寓房的基础上,该站又争取政府支持,把单身民警宿舍楼装修纳入交钥匙工程。并多方协调当地房企和银行,为转隶后干警购房安家提供优先、优惠的便利。

“现役体制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驻地只是第二故乡,我们是安营扎寨;现在改革转隶了,黄山就是自己的家,我们就要在此落户安家。”女民警周沫雨的父母居合肥,丈夫在上海,但她毅然在黄山买了房,将家安在这里,实现由“外地人”“黄山人”向 转变。

文化融入,动力源激发民警爱岗敬业

黄山的徽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厚,徽商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积极进取精神,一直鼓励着后人。这个站充分发挥文化励志育人功效,将徽文化融入到边检事业和警营文化中。在参观古村落和徽派建筑的物质文化中领略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精神文化,在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中接受党性洗礼,在楹联解读、成语典故、名人趣事中感受当地人文、历史。

今年以来,该站通过开展系列“寻根徽文化”活动,让千百年来形成的徽文化,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沁润民警的心田,转化为官兵谦和礼让、守信敬业、开拓创新、团结互助等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形成爱岗敬业的强大动力。

“每逢周末,站里都会开展‘兴趣·成才’文化育警活动,邀请当地名家举办各类讲座,宣讲徽文化精髓,我的诗歌创作水平就是在兴趣培养中得以提升。”3月初,检查员方修伟的作品《安徽公安赋》在安徽省公安系统诗歌创作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事业融入,边检梦助民警干事创业

走进该站营门,“人生有梦,梦圆边检”的徽派建筑码头墙励志铭便映入眼帘。

围绕激发民警对边检事业的融入与热爱,该站在全国移民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后顺势而为,迅速开展“我和我的边检”系列分享交流活动,帮助民警展望前景、规划人生,坚定边检事业大有可为的信心。在人才任用上,该站注重扬长避短,以长拉短, “工作任务请缨”重大项目揭榜”通过 “等活动,探索双向选岗工作机制,做到个人规划、爱好特长与人才需求的有机统一,让大家都能在岗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

为锻造专业化队伍,该站专门出台举措鼓励民警报考司法考试、外语考级等资格认证,申报证件鉴别、信息技术运用等课题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同时在民警绩效管理中,加大奖优罚劣力度,让实干者得实惠、让优秀者受优待,有效形成“在岗在干在行,有力出力尽力”的工作氛围。“选择我爱,爱我选择。对事业充满热爱,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是我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检查员李从鹏说。“转隶后我主动申请去当前台检查员,学业务练本领,将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贡献到边检事业的发展中。”原勤务中队指导员韩瑞表示,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更愿意到一线工作。

·徐红云·

新闻推荐

徽州区“创意+实用”,让文化走进生活

徽派窗格的手持电风扇、印有地方方言的红包封,马头墙把手的茶叶罐,“把一份徽情带回家”的徽州盛邀……日前,笔者在徽州...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