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日生泔水30吨“餐桌文明”是一场持久战

黄山日报 2019-03-04 04:54 大字

图为南滨江中转站核心提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深入人心的节俭古训。然而如今,餐桌浪费现象依然严重。餐桌上惊人的浪费,造成的直接结果之一是餐厨垃圾(俗称泔水)量大得惊人。你知道黄山市中心城区一天要产生多少泔水吗?答案是30吨(经环卫处处理的)。

□记者程向阳吴玉莲文/摄

繁忙的垃圾处理站泔水处理难环保

迎面而来一股股呛人刺鼻的味道,一车车垃圾被送进中转站,几名环卫工人候在一旁准备卸货……2月27日上午11:00许,雨中,记者眼前的屯溪区(阳湖)南滨江路餐厨垃圾中转站一派繁忙的垃圾运送和压缩处理景象。

“昨天5吨,前天4吨,2月9日、10日13吨、14吨,春节期间最多的一天达到17吨。”王国平指着餐厨垃圾中转站的收集明细表如是说:“从春节期间的垃圾收集量来看,城区的泔水量很大,也表明餐桌浪费相当严重。”

王国平是屯溪市政园林环卫处垃圾站的管理员,他对中心城区每天的垃圾产出了如指掌。他说,目前城区共有三个垃圾中转站,最大的是南滨江站,日最大处理量为20吨;还有一个是城东站,稍小,只有七八吨的处理能力;延安路站很小,只能处理几百公斤的泔水,主要服务于附近的一些小型酒店。

记者了解到,收集明细表有专人登记,中心城区有近百家餐饮酒店的泔水运到此处进行压缩处理。王国平说,尽管每天平均要处理五六十家餐饮店的泔水,但显然满足不了整个中心城区餐厨垃圾处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处理方式不能完全、彻底地对泔水进行环保处理。“简单地说,目前我们的过滤设备是无法对泔水实施油水分离的,这就使得污水排放时管网经常堵塞,而处理不干净的油污会二次影响市容环境。”王国平说,从城市文明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大力倡导餐桌文明,减少泔水产生量;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仓储垃圾处理中心,提升城区的泔水处理能力。

中心城区3000多家酒店日生泔水30吨

据屯溪区市政园林环卫处主任朱志英透露,目前中心城区有3000多家餐饮酒店,其中10桌以上的有1400多家。经环卫处处理的泔水日均约30吨。但中心城区目前的泔水只能实行预处理,也就是将收集来的泔水统一拉到垃圾中转站进行简单的压缩处理,但这种处理方法显然与城市的生态文明有距离。

朱志英说,泔水的处理要求很高,要水油分离、分解盐分等。现在,中心城区的泔水是运到垃圾中转站压缩以后进焚烧场,但因为泔水里面含水分高,焚烧值很低,处理质量根本达不了标。因此当务之急是建设泔水处理厂。

关于泔水,政协委员俞惠林在今年的屯溪区两会上代表九三学社屯溪支社起草了《关于建立中心城区泔水处理厂的建议》。他认为,黄山市是国际旅游城市,做好文明创建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俞惠林说,屯溪作为市府所在地,每年接待游客量达1300万人次。以1千家酒店按每家一天平均生产30公斤泔水计算,泔水产量近30吨,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这些泔水既不能进污水处理厂处理,又不能垃圾填埋,有一部分是被城郊的养猪户偷偷摸摸拿去喂猪,不仅对城市生态造成很大压力,也对猪肉等农副产品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为此,俞惠林建议,除了减少餐桌上的浪费,还要尽快建立泔水处理厂,解决中心城区餐饮泔水的处理问题,同时还能变废为宝。在泔水处理厂未建成之前,要向所有餐饮店主发放泔水合理利用告知书,由店主转告泔水养殖户,以确保猪肉副食品的安全和动物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源头阻断泔水猪垃圾处理项目已上马

餐桌上的浪费,直接后果之一是泔水量的增加,之二便是泔水猪的增长。

记者从屯溪区农委了解到,为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治理泔水养猪的长效机制,提高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屯溪区从去年开始结合“关停生猪养殖专项行动”,组织了城管、公安、市场、住建、农业等多部门开展“禁止泔水喂猪”联合执法行动,对屯光镇瑶里村47户泔水养殖户和阳湖镇紫阜村72户泔水养殖户进行关停。另据悉,从那至今,屯溪区还会同各镇及相关部门采取“源头阻断、运输拦截、末端禁止”方式,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养殖场户、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实行日常巡查与夜间执法稽查相结合,杜绝泔水猪的出栏、屠宰和上市交易。

朱志英告诉记者,黄山市已经启动了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建设项目,招标工作已结束,项目已立项,并确立了中标公司,目前正在走土地的审批程序,进展顺利,距离开工建设指日可待。与此同时,针对餐厨垃圾,市政府今后会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如对中心城区的餐饮店的垃圾进行定点地收集和处理等。

新闻推荐

开展春节系列走访慰问活动

在532医院与部队官兵座谈张贞/摄走访南溪南村困难群众张贞/摄为上新社区困难群众送上春节慰问品吴迟/摄春...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