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心城区学前教育

黄山日报 2019-02-01 07:54 大字

随着中心城区快速发展、房地产业活跃、城镇化进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入及“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城区常住及流动人口持续增长,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为此,市民李芳、李新红、叶晓青、储琳就“加快发展市中心城区学前教育”建言献策。

□记者黎小强

现状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55%

屯溪江南实验小学副校长李芳介绍,目前中心城区共有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819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3222人;民办幼儿园29所,在园幼儿4353人(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300人);幼儿看护点9个,在园幼儿619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只有55%。区直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30人,编外聘用教师37人,自聘教师25人。

建议加大扶持、规划、建设力度

他们分析,中心城区学前教育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公办幼儿园机构设置问题。按全省部署,屯溪区完成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6个公办幼儿园(屯溪示范幼儿园、江南幼儿园、龙山幼儿园、九龙幼儿园、戴震幼儿园、新江幼儿园)。正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已改扩建花山幼儿园和占川幼儿园。目前,除屯溪示范幼儿园沿用原有建制外,其它幼儿园均无独立事业单位机构和独立法人,全挂靠在镇中心小学,给幼儿园管理带来不便;二是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无法解决。目前,屯溪区7所公办园(不含2所共建民营幼儿园)有46个教学班,幼儿1800余名,在编教师只有30人。按照每班“两教一保”标准配备教师,仍缺62名正式教师;三是普惠性幼儿园资源不足。目前,屯溪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数占全区幼儿园幼儿数的55%,平均班额达40人左右(国家标准为30人),而按照《安徽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要达到80%;四是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缺失。如桑园小区配套幼儿园隔壁是高压变电站,导致建成的幼儿园闲置。博爱城东幼儿园建造在先,后隔壁又建垃圾场;四是部分小区配套幼儿园设置不标准。如纵横荷花池幼儿园无户外活动场地,蓓蕾阳光绿水幼儿园未按规划圈定围墙等。

不足设置、编制、配套待改善

他们建言:增加幼儿园机构设置,调整编制,满足幼教需要;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与对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力度。建议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形成长效机制,缓解公办幼儿园压力和适龄儿童入公办园难问题;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建议住建等部门对新建小区督促配套建设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幼儿园,要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

回复一系列制度逐步审定、落地

1月25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丁建宏告诉记者,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80%。黄山市非常重视,要求根据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规划及黄山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合理布局幼儿园。为此,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及屯溪区政府制定《中心城区2018年-2020年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布局方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紧完善,近期报市政府研究;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新增14所幼儿园(公办+普惠);拟出台普惠性幼儿园认定管理办法,报市政府审议,明确办园、收费等标准,分类认定,给予财政奖补。

新闻推荐

孔晓宏看望慰问全国劳模、中国好人、困难群众、退役军人和市级离退休老干部等送去温暖和新春祝福

本报讯记者祁俊报道1月29日,市长孔晓宏看望慰问全国劳模、中国好人、困难群众、退役军人和市级离退休老干部等,代表市...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