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激活古城旅游

黄山日报 2019-01-15 01:18 大字

□陈国强

核心提示: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造就文化的繁荣。以古城旧址轮阁为骨架,将麟凤桥、车公殿、老街、东园艺栈、新四军兵站纪念亭,龙山休闲农业、越山农耕文化,穿点成线,使怀古揽胜、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相结合,黄山仙源古城文化之旅已现雏形。

仙源古城兴于宋,又名宋城。仙源老街横竖两条交叉的街道最为繁华,街坊商铺或依山而建,或临水而筑,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既有山城之势,又具水乡之韵,悠悠的石板街道记载着久远的历史。时至改革开放之初,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热潮中,古城遗留的少量名胜古迹得到特意保护,幸存的古桥古井古巷古道古民居等古建筑,延续着古城的文脉。麟凤桥被列为省保,兴建新四军麻村兵站纪念亭,市级文化产业示范项目东园艺栈落户,整修仙源老街,重建车公殿,龙山村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尤其是沿袭数百年的大型民俗活动轩辕车会得以恢复,央视多套节目曾30余次向海内外播放,现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正向国家级非遗冲刺。仙源镇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古色古香是仙源古城的灵魂,山水和谐是特色小镇的秉性。原太平县治的历史文化深藏于古城每个角落,民间绝活根植于仙源民众的血脉之中。因此,仙源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地确立文化强镇发展战略,正步步向既定目标前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古为今用,惠及百姓。充分挖掘古城文化旅游资源,2016年,争取160万元资金完成麟凤桥桥体维修,继而恢复众乐亭,盘活麟凤桥周边环境以及板石潭石刻等稀缺资源。结合中国传统古村落项目,谋划在永济桥头恢复南门城楼,并对老街进行立面改造,全面提升老街的颜值。摸底传统手工技艺,利用申报非遗等方式,复活传统商业,老字号店铺挂牌亮相,让弹棉花、铁匠铺、豆腐坊、篾器店、木榨油、熬米糖等民间绝活的声响,汇集成一曲曲新时代乐章。

拓展仙源古城游,须得拳头产品支撑。在深入挖掘黄山黄帝文化之际,设法打造轩辕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轩辕车会滚滚千百年,是祭祀炎黄子孙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有大开型民俗活动,它是黄山黄帝文化根植于民间的表现形式,也是最容易激发中华儿女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操的人文旅游大主题。目前,轩辕车会固定民俗表演队十支,技艺精湛的车手达500余人。与此同时,加快恢复轩辕车会有关古建筑。2013年,依照历史旧貌形制,投资200万元恢复建设的车公殿,现被列入安徽省非遗传习基地。奋斗没有休止符。近期又投资600万元,正加紧建设2000平方米的轩辕文化广场,现车公殿主殿两侧副殿主体工程已竣工,继而配套建设忠烈祠、文庙等古建筑,编制黄山轩辕黄帝文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吸引有识之士加盟。在恢复部分文化含量高的古建筑的同时,镇政府通过五招大力构建古城文化框架并不断填充传统文化内涵:一是筹措资金恢复并建立固定的轩辕黄帝文化展示馆及滚车表演场所;二是将轩辕车会大型民俗活动编创成文艺节目搬上舞台,让更多的受众观赏;三是挖掘轩辕车会的体育竞技内涵,制作小滚车利用学校体育课普及推广;四是轩辕车会进景区,以特色民俗文化引领旅游,给名山胜水增添活态传统文化;五是借助轩辕车会的影响力,申请注册了商标,设计了仙源古城的主题图标。

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造就文化的繁荣。以古城旧址轮阁为骨架,将麟凤桥、车公殿、老街、东园艺栈、新四军兵站纪念亭,龙山休闲农业、越山农耕文化,穿点成线,使怀古揽胜、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相结合,黄山仙源古城文化之旅已现雏形。做大人文旅游,必须增添新的闪光点,吸引更多的眼球。镇党委政府自我加压,通过中国传统古村落项目对仙源老街实施整治提升,老字号店铺挂牌营业,传统手工技艺集中亮相,增添仙源文化特色街的人气指数。委托北京嘉意力行文化传播等三家高端设计创意单位编制项目规划书,紧扣“天造黄山、地设仙源”的主题,保护利用和挖掘展示博大精深的仙源文化,将仙源打造成世界文旅艺术小镇。

图片:陈永龙

新闻推荐

陶醉在龙门画廊中

□吴春保没喝酒,我却醉了。醉在太平湖清纯悠远的湖水,醉在龙门乡层林尽染的秋色,醉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秋林掩映、白墙...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