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
□ 记者 舒俊
晨刊讯 改革开放的40年,是黄山区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40年。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黄山区农业农村的发展道路是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12月17日,黄山区农委主任谢业国在新闻发布会上通过一系列数字对比,介绍该区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农村改革的成就。
40年来,黄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2017年,该区特色主导产业茶叶产量达1368吨,比1978年增长29.5%,产值突破5.26亿元,是1978年164.4倍;“米袋子”更沉了,全区粮食总产达5.3万吨,比1978年增长21.2%;“菜篮子”更丰富了,全区肉蛋总产9350吨、水产品5590吨,分别是1978年的近5倍和8.2倍,蔬菜总产5.21万吨,是1978年的7.4倍,水果、中药材以及特种养殖产品产量也大幅度增长;随着农业税减免和取消政策的全面施行,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机具补贴和退耕还林补助等补贴政策全面兑现,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05元提高到2017年的14449元,增长136.6倍,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黄山区农业向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太平猴魁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证明商标产品保护,手工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太平猴魁荣获“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品牌价值被评估为26.44亿元。太平猴魁、黄山毛峰、黄山竹笋获农业部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以上著名品牌25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1家,家庭农场162家。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已有37个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32个村实施“三变”改革,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6.25万亩,占土地确权面积的32%。该区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40年来,黄山区致力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017年,全区农机总动力已达11.81万千瓦,是1979年的5.54倍;水稻机收面积达到99%以上,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灌、机采、机制等比重逐年扩大,设施化栽培、工厂化养殖已具一定规模。建成高标准农田7.5万亩,高效生态茶园3.8万余亩,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2050亩。农产品电子商务从无到有,2017年交易额突破1亿元。
1986年,汤口镇山岔村成立全国第一家农民办的旅游公司。40年来,黄山区人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大力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目前正在实施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十三项农村发展机制,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
新闻推荐
日前,据黄山市纪委监委消息,今年以来,黄山市黄山区纪委监委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