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黄山区实践”
保护生态环境夯实发展基础
多年来,黄山区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实施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六大工程,推进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建设。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大天然森林、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积极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在全区建立起区、乡镇、村三级“林长”工作体系,实现了三级“林长”全覆盖。与1992年相比,森林覆盖率从69.2%提高到79.6%,森林面积增加38万亩,达到195万亩,活立木蓄积增加350万立方米,达到752万立方米。
黄山区加强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实施湖长制、河长制改革,尤其是大力实施太平湖渔业环境整治、太平湖“国家重点支持环境保护专项”等,太平湖及其流域的生态水平明显提高。出台了一系列近乎苛刻的环境保护条列和管理制度,关闭了一批污染较大的工业企业。同时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做到“没有规划不招商、没有评审不落地、没有环评不开工”,坚决控制有污染性的项目上马。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黄山区生态优势更加突出,全区各地展现出“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生态美景。荣获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区、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名茶之乡等国字号荣誉。
发展绿色经济厚植发展动能
近年来,黄山区充分依托绿色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大力发展绿色加工。更加突出生态环保,按照“三个围绕、一个不上”的原则,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产业。围绕旅游商品开发、山区资源开发办工业,鼓励和支持企业推进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围绕高新技术开发办工业,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努力打造绿色经济开发区。近些年,黄山太平经济开发区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绿色食品、新材料、装备制造优势产业体系,已有投产企业77户,其中规上企业28户,亿元企业8户。预计2018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实现财政税收1.5亿元。
黄山区围绕“一片叶、一杆竹、一枚果、一朵花、一尾鱼”五个一特色产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做好茶文章,抓好产业品种改良、品质优化和品牌提升,进一步加强太平猴魁品牌和原产地保护,强化产地认证、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太平猴魁茶获“安徽省十佳地理标志商标”。
推进全域旅游造福山区百姓
黄山区坚持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旅游由单一观光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着力丰富生态旅游产品体系,重点抓好休闲度假产品、康体养生产品、自驾车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文旅结合产品的开发,森林、湿地、古道、农事等绿色旅游产品日渐丰富,农业观光游、茶乡风情游、渔乡风情游等特色乡村旅游方兴未艾,预计2018年乡村旅游接待82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67亿元。以森林旅游为代表的林下经济发展迅速,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知名景点已有16家,以森林、湿地旅游为主的农家乐共有110家,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黄山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载体。同时,
黄山区大力发展绿色人居,抓好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和文明创建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打造“山青水秀、景美路畅、宜游宜业、怡人怡情”的居住地品牌。
青山绿水醉游人
时值寒冬,黄山区冬季旅游红红火火,“观光赏雪”“乡村年俗”等多业态冬季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度假。旅游,正成为黄山区的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黄山区先后荣获“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安徽省旅游强县”等称号。
地处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山岔村上张村民组,曾经是一个在贫瘠的山坡上种玉米杂粮的贫困村落。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这里,当地群众在全国首开农民办旅游的先河。如今,全村收入的75%源于旅游,75%的劳动力从事旅游,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黄山区的旅游一直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黄山区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编制了乡村旅游规划,制定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地方标准,推动乡村旅游遍地花开。杨家寨景区山水秀美,但位置偏僻,当地群众在那片荒芜的湖湾滩涂开发兴建杨家寨景区,打造一系列契合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参与性、体验性旅游项目。短短八年多时间,景区从一片偏僻荒凉的滩涂地发展成为户外体验综合游乐区。
近年来,黄山区顺应全域旅游趋势,依托优质生态、旅游、文化资源,谋全域、补短板、促供给,推动“旅游+”跨界融合,推进“旅游+文化”,推出知青文化体验游、红色缅怀教育游、猴魁茶文化体验游等多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进“旅游+农业”,推出茶乡风情游、油菜花赏花游、果蔬采摘游等产品;推进“旅游+研学”,开发了“航天航海”“无人机体验”“自然环保教育”等特色研学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体育”,举办了太平湖铁人三项赛、宝马摩托车骑行大会等多项赛事,加快推动优质旅游、全域旅游发展。同时,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出乡村观光、农事体验、主题节庆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乡村精品民宿近30家。
好山好水出好茶
这里远离闹市,山深水远,2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坐落在一个偏僻的高山上。近年来,这个山村因茶叶而闻名遐迩,人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这里就是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猴村村民组。
黄山区生态环境好,茶叶资源丰富,是黄山毛峰的主产地和太平猴魁茶的唯一产地。猴坑村是黄山区实施茶叶富民工程中涌现出的典型。
近年来,黄山区充分发挥名茶资源优势,把茶业富民工程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重点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茶产业发展,每年组织茶业企业参加各种名优茶展销会,近五年参加大型名优茶推介展销活动有30多次。目前,全区有机茶认证6700亩、绿色食品茶认证1.04万亩,全区实现无公害产品认证生产。
有名茶无品牌、产业化滞后是黄山区过去茶叶生产经营的最薄弱环节。近些年,该区大力推进产业化生产和品牌建设。目前全区共有乡镇、村茶叶协会和茶业经济组织24家,本土茶叶经营实体400多家,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超过5家,5000万元以上3家。有两家全国茶业百强企业和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区已有9个省级著名商标。猴坑茶业有限公司其产品成功入选“中华老字号”名录。太平猴魁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品牌价值达26.44亿元。2018年,全区茶叶产量1197吨、产值44999万元,茶园亩均效益6428元、茶区农民来自茶叶的人均纯收入达7499元,双居全省首位。
新闻推荐
□汪远定晨刊讯12月15日上午,黄山市作家协会在屯溪召开第二次全市作家代表大会,这是市作协继1994年成立以来的又一...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