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黄山日报 2018-12-17 07:55 大字

呈坎安置区 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走进徽州 完善交通大环境 就业政策宣传 市三院医养中心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40年春华秋实,得益于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徽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40年改革开放释放的民生获得感,也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绽开笑颜。徽州区始终将民生工程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近两年累计实施民生工程68项,完成投资29.7亿元,其中建成工程类项目2170个,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水利、基础设施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回应了百姓期盼,有效改变了城乡面貌,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系民情、畅民意、解民忧中,持续增进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交通民生城乡处处是坦途

从狭窄公路到立体交通,从双腿“丈量”到抬脚上车。40年来,徽州区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现了交通发展的巨变。如今,内引外连的立体交通格局,极大地方便广大市民出行。

按照完善路网结构,提升公路等级,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徽州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县乡公路交叉路口“安全五小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出行环境。同时加快实施歙黟一级公路、G233、S103徽州区外环路改建工程、G3京台高速连接线拓宽工程,不断完善优化区域路网。随着合福、黄杭高铁的建成通车,区域交通优势日趋凸显,新开通3条徽屯互通城市公交线路,建成并启用徽州区旅游集散中心客运站,交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本实现了“路网完善、管理规范、路站运一体化”的城乡交通发展格局。

实施城乡客运振兴计划。对具备通车条件的7个乡镇38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投入60辆纯电动新能源客车,全面替代传统燃油客车,在全市率先迈进新能源时代。加快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按照“多站合一”的思路,借助现已建成的杨村、富溪、呈坎、唐模农村客运站,将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建成集客运服务、行业管理、公路应急、邮政寄递为一体的综合运输服务中心,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初步实现了农村道路交通“客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目标。

至2018年,徽州区公路通车总里程592.9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公里、省道50.1公里、干线公路8.54公里、县道20.983公里、乡道108.132公里、村道313.555公里、市政道路62.636公里。基本形成了内外衔接、干支相连、城乡连通、村组相接的安全、畅通、便捷的城乡公路网络,有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安居民生感受幸福来敲门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区以来,徽州区在不断推动城市建设大发展、快发展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改造城镇旧危住房、改善困难家庭居住条件、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实施,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一个个棚改项目相继实施,一批又一批老百姓住进了漂亮的新房,棚改工程让百姓的“忧居”、“蜗居”实现了安居、宜居,享受棚改带来的幸福生活。

“这是我们一家的大喜事,政府置换给我们的房子有100多平方米,住在城区周边配套也齐全,我们照顾父母也方便,和原来比居住条件改善太多了,特别是老爸老妈别提心里有多舒坦了。”家住徽州区岩寺镇瑶村里光山的凌兰花老两口即将乔迁新居时高兴地说,之前他们一直居住在上世纪60年代盖的老房子里,根据棚改安置政策,在徽州人家小区如愿置换了一套新房。

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2017年,徽州区启动实施培啤片、颖溪河片(含城区危房)、瑶村片等三个片区房屋征收和搬迁,惠及群众1000户,共涉及土地面积617亩,房屋769幢,项目总投资7.98亿元,这是该区继2010年后“征迁规模最大、涉及房屋最多、补偿奖励最高、受益面最广”的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徽州区用足用好各项棚改利民、惠民政策,鼓励被征收户早日签订征收协议,积极引导被征收户选择货币化安置方式,提高棚改项目货币化安置比例;为满足群众住房安置多样化需求,将政府安置房一并纳入房源平台,高层、多层、大、中、小户型一应俱全,且所有房源均实行挂牌标价,方便棚改户“优中选优”。优惠的政策组合、多元选择方式以及周到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被征迁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普遍点赞,“要我改”成了“我要改”。

如今,喜迁新居的棚户区百姓们在新房里安居乐业,在窗明几净的新家里回望过去,大家都切实感受到了喜迁新居后的幸福生活,而那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一个个漂亮整洁的居民小区,不仅成为了徽州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诉说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与发展变迁。

就业民生拓宽增收致富路

徽州区始终坚持把促进创业就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以“扩大就业、服务民生”为宗旨,积极稳妥创造性地落实就业政策,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扎实推进创业孵化园、创业园建设,积极吸引大批企业入驻,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善了就业环境。同时引导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和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全区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徽州区的就业工作历经了“统包统配”管理制度到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重大变革,劳动者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格局已经形成,全区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如“上九大型招聘”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从改革开放之初每年几十人,提升到现在每年新增2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1%以内。创业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在全市率先将“整贷直发”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拓宽到商业银行,从2003年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至今,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扶持成功创业1367人,带动就业4575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从2009年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至今已培训劳动者18161人。出台了《徽州区就业脱贫奖补实施办法》,对贫困劳动者实行就业脱贫政策全覆盖,创建就业扶贫基地19个,居家就业扶贫基地8个,就业扶贫驿站2个,扶贫车间2个,农村辅助性扶贫岗位安置贫困劳动者61人。谢裕大茶叶、新诺精工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就业扶贫基地,全区就业工作获得全省先进区称号。

医卫民生百姓健康有保障

一直以来,徽州区把人民健康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卫生投入,加快改革步伐,推动全区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健康基础和卫生保障。截止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83个,从业人员593人;千人口拥有床位数4.2张,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9人。构建起了覆盖城乡、层级清晰、功能明确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患者30分钟、城市患者15分钟医疗保健服务圈基本形成。

医疗保障实现高标准,广覆盖。自2007年1月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徽州区累计享受新农合补偿107.5万人次,支付补偿金2.76亿元,平均住院实际补偿比由当初的30.1%提高到目前的64.14%,年度最高补偿额由1.5万元提高到25万元,大病保险年度最高补偿达30万元,参合患者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稳步提高。医卫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以医药、医疗、医保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系优化管理,增收节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启动运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区域医共体试点工作,提高全区整体医疗水平,有效控制医药费用,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落实,及时启动并完成“351”“180”及补充健康保险等“一站式”结算平台改造,并增加商业健康补充保险政策,有效落实贫困人口“四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医疗保障政策。同时按照区级医院技术支持、乡镇卫生院日常监管、村医主体承担日常签约服务的运行方式,实现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新闻推荐

徽州区:美丽在“家门口”升级

徽州区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力度,以美丽社区建设为抓手,深化共驻共建机制,对各个小区进行由内而外的“深度”美颜,整体提...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