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区法院首开“诚信罚单” 男子欺骗法庭被罚5000元

安徽法制报 2018-12-04 11:48 大字

[摘要]男子欺骗法庭被罚5000元

本报讯 12月3日,记者从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法院获悉,因在法庭上虚假陈述案件事实,程某被法院罚款5000元,已经将罚款交至法院。这是该院首次对虚假陈述的妨碍诉讼行为开出“诚信罚单”。

因一起民间借贷案件,程某将借款人文某和担保人郑某起诉至屯溪区法院。法庭上,原被告各执一词。原告程某称,文某于2018年5月17日归还1万元后,余款2万元至今未还。被告文某不同意这一说法,他承认借款事实,但已先后还款16400元,所有还款都是支付至昵称为“小青年”(化名)的微信用户,该微信号是在其出具借条后通过原告程某提供的微信二维码扫一扫添加的,应是程某另一微信号,而不是如程某所说是其弟弟程某森的微信号。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的程某虽对文某以微信方式还款1万元,以及通过微信用户收取的16400元款项的事实不予认可,但从涉案3个微信用户转款时间、金额,并结合双方提交的证据和陈述来看,程某先交付借款,之后文某添加微信号“小青年”,并即刻向该微信用户支付2400元,随即该微信用户又将2400元以微信方式转给了程某。之后文某多次以微信方式将款项转给该微信用户“小青年”,该微信用户在收到相应款项后立马将全部款项以微信转账方式转给了程某。上述每笔微信交易发生时间、金额,以及“小青年”微信用户与程某之间转款时间、金额,并结合每笔交易发生的先后顺序均能够证明文某的陈述更贴近客观事实。该院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证据形成原因、证据形式、庭审陈述,以及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最终认定微信用户“小青年”的实际使用者是程某。

庭审开始前,程某向法院签署了如有虚假陈述自愿承担妨碍民事诉讼法律后果的承诺书,但在庭审中却存在虚假陈述,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并妨碍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屯溪区法院为教育当事人,维护诚实信用的诉讼秩序,依照《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依法对原告程某作出罚款5000元的决定。 (吴迟记者唐欢)

新闻推荐

倒排工期奋力攻坚徽州区全面提速重点项目建设

本报讯进入四季度以来,徽州区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年度目标任务,以攻坚态势和会战氛围,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快马加鞭、奋力攻...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