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华:女汉子闯“天涯”

黄山晨刊 2018-11-09 07:54 大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山民营经济薄弱。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作为黄山市上纪世80年代第一批个体户,陈雪华是改革开放以来黄山个体餐饮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11月7日,小雨淅沥,记者走进屯溪区天涯酒家。高个子,大嗓门,短卷发,初见陈雪华,她正坐在小凳上削萝卜。

□ 记者 汪  悦

程向阳 文/摄

A

稻子养不活家人

陈雪华是新潭镇竹林村人,家中兄弟姐妹5个。初中毕业后,她辍学务农,由于是家中长女,她承担了更多责任。“那时候在大集体,双抢、捡鸡粪、割青草、砍柴,什么事都做,什么苦都吃过。”陈雪华说,有次她推板车运牛粪,通过一座小木桥时因木头断裂,连人带车跌落水中,所幸车子没砸到人,只是吞了几口水。

20多岁,陈雪华通过朋友认识从上海来黄山的刘桃枝。两人一见倾心,成婚。“当时生活很苦,到梅林供销社之前,我们全家都是租竹林村民的房子住。”陈雪华说,大包干后,她家分到两亩水田,但一年只能打1000斤稻子,全家口粮没法保障。

1984年,陈雪华到梅林供销社食堂烧饭。食堂里有20多人吃饭,她带着3个孩子,白天烧饭,晚上还可住在那里。“我们床上只有一床被子,还打了补丁,天晴时就把被子拿起来洗好晒干,晚上还是继续盖。”陈雪华说,她月工资30元,爱人在祁门瓷厂上班工资低,养三个小孩,生活压力非常大。

B

1989年存款千元

采访中,刘桃枝向记者展示一张张泛黄的照片。照片记录了陈雪华勤劳能干、辛苦创业的一面,也记录了黄山市餐饮业发展的脉络。

“当时生活太苦,也没有其它赚钱的法子。黄山旅游刚起步,住在马路边,就想着开个饭店吧。”决心与贫穷抗争的陈雪华开启个体户生涯。用现在的话说,她有点女汉子的味道。嘴上说开饭店,口袋里没一分钱,于是她东拼西凑,借了一万元,在齐云大道边盖一幢两层小楼,这就是天涯酒家的前身。“那时借钱太难,家家都差钱。也许是人缘好,亲戚朋友你5元、我10元,最多50元,最后凑够了盖房和开店的钱。”陈雪华说。

1988年6月26日,天涯饭店开业。说起店名,陈雪华说,考虑到她和丈夫来自天南地北,有缘千里相会,遂引用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取名“天涯”,寓意做生意广纳四海宾朋,又象征两人的爱情。

“当时我饭菜不会烧,都是边学边干。”陈雪华介绍,饭店就一个小门面,4张桌子,4个服务员,自己当厨师。当时,路边还有不少饭店,竞争大,刚开业时生意不太好。但不论东南西北来的驾驶员遇困难找她帮忙,她都乐意。“对人要真诚,人家也会真诚对你,付出就有回报。”陈雪华说,做事先做人,这是她开饭店的宗旨,还有就是把环境卫生搞好,让顾客吃得舒心。最终,陈雪华靠货真价实的菜品和真诚待人的服务赢得许多回头客。她从饭店开业就再没离过灶台,虽不是大厨,但炒的家常菜很有口碑,土母鸡汤、红烧猪蹄、猪大肠都是陈雪华的拿手菜。不少客人来,非要点名吃老板娘炒的菜。“一盘炒肉片2.5元,一盘红烧豆腐1元。”回忆当时情景,陈雪华依然激动,“那些年生意特别好,有很多本地顾客都是骑自行车、走路到她家饭店排队吃饭。我要靠三个锅不间断翻锅,像爆米花一样,才能满足顾客需求。”

天道酬勤,开张一年就让陈雪华尝到甜头。“1989年,我不但把1万多元的欠款还清了,还存了人生第一笔钱1000元,那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陈雪华说。

C

带领村民奔小康

陈雪华开饭店赚钱以及她踏实肯干的行事风格,逐渐得到所在村村民赞赏。1999年开始,陈雪华担任竹林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到2004年,陈雪华书记、主任一肩挑,在屯溪区唯数不多。当时竹林村很穷,经济收入不高。“村主任是村民选的,老百姓相信我,我也想做点实事。”在陈雪华任上,通往村中的道路修好了,村委会大楼建起来了,水利设施逐渐完善。她还自掏腰包,投资2万多元,村头到村尾都装上路灯。

2011年,陈雪华卸任。她在任期间,竹林村村民收入有了成倍增长。1999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700多元,2011年已超过10000元。

这些年,“巾帼英雄带头人”“纳税大户”“致富带头人”、屯溪区连续四届人大代表、区党代会代表,陈雪华身上的荣誉也越来越多。

D

努力帮子女一把

说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陈雪华感慨万千:“今年我67岁,酸甜苦辣的滋味都尝过了。”

2006年,市中心城区齐云大道拓宽改造,天涯酒家列入拆迁范围。作为村书记,她带头签字,饭店就此关门多年,直到2013年在屯溪阳湖重开。此前,她还注册成立市天涯酒家有限公司。陈雪华念念不忘梅林,那里是她梦想起步的地方。“还想回到梅林,重新把店开出来,很多老顾客都冲着这个招牌来。”2016年国庆节,天涯酒家(梅林店)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米,菜品200多个,可供280人同时就餐,当地就业农民20多人。

如今,陈雪华和丈夫从前台转到幕后,经营权移交给儿子、女儿和媳妇。店里生意红火,85%以上都是本地客户,也有合肥、浙江、上海等外地客人慕名前来。“除了不管钱,其它事还要管,表面上退休了,实际上一点都不轻松,每天还要在店里守着。包括买菜,还是去。”采访中,一会儿厨师问,一会儿服务员问,陈雪华仍在操心。

“想休息,但还是不放心,子女们太忙,我们得帮一把。”陈雪华说,也算退而不休吧。

相关链接:1972年,全市个体工商业仅31户。198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规定》,推动个体工商户发展。1987年,全市个体工商业发展到2306户,从业人员3095人。今年1-9月,全市个体工商户达7.57万户。

新闻推荐

呼唤公众的正向价值

□向日葵11月2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查明,系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结果一出,社会反响强烈,纷纷谴...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