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当代设计将赋予传统工艺品新面孔,助力传统工艺开拓新市场——“一个传承人的身后需要一名设计师”

安徽日报 2018-08-24 11:47 大字

本报记者 晋文婧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说:“传统不是继承的,传统是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的,而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就是创造新的传统。 ”在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过程中,现代设计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前不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省文化厅非遗处等承办的一场非遗传承人对话活动,在徽州区西溪南镇琶村村史馆举办。围绕“设计创新及品牌营销”的主题展开交流,进一步明晰了探索传统工艺振兴途径中不可或缺的“设计”概念。

联结传承人与设计师

截至目前,安徽省活跃在传统工艺领域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人,省级263人。全省各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个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特点,不拘一格,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能力的培养。除了传统的师徒授艺、父子传承、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承,还采取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创办传习所或培训基地、非遗进校园、创立非遗传统技艺专业学校等途径培养传统工艺人才。业内普遍认为,要让传统工艺产品受到市场的追捧,仅有精致的工艺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设计。传统工艺要获得不竭的生命力,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设计在赋予产品时代风格和生命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非遗传承人的设计意识与品牌意识,目前还是‘弱项\’,存在着技术老套、和现代社会审美有所脱节以及单枪匹马、品牌营销意识不强等问题。 ”黄山市文化委非遗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传承人的身后需要一名设计师,在黄山非遗传习基地竹艺轩总经理朱伟看来,这将有助于非遗产品形成一个“闭环”。

但是,年轻的“设计”和年轻的设计者们在当下还存在许多不足,设计人才的缺乏也制约着安徽省传统工艺产业的品牌建设。朱伟以自己企业的经历来介绍,当代设计专业的学生接受了现代技术理念与审美,有很多新颖的设计思路,但也存在过于理想化,不考虑市场需求、不考虑目标人群的问题,对非遗产品整体工艺考虑欠缺,无法长时间坚持,短时间内很难出设计成果。传统非遗搭乘设计快车走向当代生活,单靠传承人与设计师的“一厢情愿”,似乎行不通。传承人身后的设计师,必须是理解非遗文化内涵、拥有民族文化积淀,愿意像传承人那样潜心数年并坚持思考的人才。这种类型的高端设计人才,目前依然是缺乏的。朱伟介绍,他们未来或将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建立设计研发中心,谋求与全国范围内的知名设计师合作。

打造精品与爆款

设计意识融入非遗,需要摒弃“匠气”,独运“匠心”。比如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王希孟的“千古绝唱”。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画中的巨制杰作,更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千里江山图》布局巧妙,用笔精细,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纯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故宫博物院以《千里江山图》为设计灵感的文创用品更是推陈出新,将其色彩进行剥离抽取,转变为珠宝首饰上最亮眼的那一抹蓝绿色,清丽秀雅,富有灵气。书画中一抹核心的、抢眼的颜色从书画本身游离出来,任性化为大众可以接受、可以使用的日常物件。由一件故宫精品书画,诞生了一件件堪称爆款的首饰。另外,将京剧脸谱中的标准色与辅助色概括分析,提炼出“忠义红、睿智黄、骁勇蓝、刚烈黑”等常用色彩,设计出各种文创,也是某购物网站的热销货。上述种种例子,也给安徽省非遗文创带来了不少启示。

目前,有些非遗产品在设计上往往题材陈旧,缺乏科技和文化内涵,缺乏现代元素和创新,同一区域同类的传统工艺制品也存在同质化问题。对此,北京盛和创亿品牌设计机构创始人、设计总监胡永和现身说法,他认为,“非遗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首要的是传承和保护”,但在文创过程中要忘掉自己的专业,更多目标人群只需要1%的技术,要树立爆品思维,牢记“爆品成就品牌”,要注重产品本身和配套的视觉效果。如对于故宫那件珠宝首饰文创而言,更多目标人群可能记得了那1%的视觉效果,但依然不影响这件文创产品成为爆款。

黄山众多传统技艺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胡永和认为,“歙砚等外包装可以进一步提升,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趋向。 ”一个外包装看似只是一件精品的外衣,但设计得巧妙,或许是一处点睛,可以帮助更多普通人走近文房雅具。专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结合可以从“形、色、材、用”四个方面去思考探索。首先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基因,然后通过形态提炼、色彩提取、材质搭配、功能优化四个方面将“非遗”的艺术魅力重构,最终以形态重构或情境互动的方式,将“非遗”有形载体的精髓自然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之中。

兼顾传承与创新

无论是联系传承人与设计师的话题,还是打造精品与爆款的话题,最终都会回到一个核心命题——如何兼顾传承与创新。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李程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针对“传承创新”和“文创”在黄山市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发展上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几点建议: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如柳冠中所言“传统不是继承而是创造”;运用设计思维、市场思维、目标导向开发文创产品;走多样化品牌路线,不同类型产品多条品牌和产品线;设计做减法、但品质不减,外观适合现代主体消费群体审美,功能满足“一个产品解决一个问题”的需求;做好文旅结合,针对研学市场火爆的现状,重视主流群体儿童研学等活动,做好开发对应产品、产品推广和销售工作。

省文化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安徽省采取扶持政策,制定标准,鼓励传统工艺从业者在自己的作品或产品上署名或使用手作标识,支持发展基于手工劳动、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手工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杨晓波则表示,工作站将继续遴选优秀设计团队、聚合优秀手工艺人,将故宫文化与徽州代表性传统技艺结合,助力当地传统工艺项目丰富创作、丰富品种体裁、解决工艺难题、拓展应用空间、培育知名品牌,促进振兴徽州传统工艺。一方面将深入研究故宫文化和徽州文化,研究当代生活需求,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在文创领域推陈出新;一方面通过办展、办赛、开展研习、组织培训,鼓励传承人踊跃参加传统工艺的研究与再创造。

今后,或将有更多设计师团队来安徽、来黄山为传承人一对一地进行设计、研发和思路开启。如何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如何让一类产品拥有多个出口、多个面孔,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多层次的探索必不可少。

新闻推荐

下放审批权限 制定任务清单黄山整合涉农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吴江海)8月22日,记者从黄山市财政局了解到,该市以乡村振兴规划引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按照“能整尽整”的原则,建立...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