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卫计委回应“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事件四大疑问 感染源仍未找到 将全力救治患儿

南宁晚报 2018-08-12 06:48 大字

日前,贵阳一名两岁儿童疑似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期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件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难道在正规医院都不能避免感染风险?正规医院的用血安全为什么也会没有保障?另外,有网友指出,这名患儿甚至原本用不着输血,医院涉嫌“小病大治”,过度医疗。

在接到家属投诉后,贵州省卫计委成立了省级核查组,邀请国家相关领域专家现场指导查明感染源。8月10日,贵州省卫计委通报了核查情况,认为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患儿在输血、使用血液制品和侵入性操作的过程中感染艾滋病病毒,同时也回应了公众的上述关切。

疑问一:患儿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度医疗问题?

事件报道后,不少人对该患儿采取的治疗方式发出疑问,有人认为院方“小病大治”,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针对这一疑问,贵州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专家核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对患儿的诊断、医疗操作符合医疗规范,无误诊误治及过度医疗的情况。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急重症副主任徐艳霞对患儿入院抢救时的情况记忆深刻:“当时的情况,(孩子)颜面发绀,呼吸有明显的困难。一问病史,孩子是有异物卡住了,这种情况是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如果这个孩子不马上插管,可能会面临死亡,有很大的生命危险,孩子在急诊科整个的救治过程特别紧急。”

对于为什么要给患儿进行输血治疗,徐艳霞说:“第二天呼吸科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通过气管插管进去以后,有肺出血表现。孩子入院两天后,血色素从99克/升掉到了78克/升。根据输血指征:患儿有缺氧,且有活动性出血,贫血的程度达到中度就要输血治疗。”

疑问二:用血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该患儿在重症监护室的一次输血记录是公众对于其感染艾滋病病毒最直接的怀疑环节,血源是否存在问题也是专家组首要排查的对象。贵州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患儿所用血液制品的留存血样进行检测,以及联系供血者现场抽检,HIV抗体筛查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为进一步排查血液问题,核查组对贵州省血液中心同一天采集的所有371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查,没有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未发现血液可能被污染、漏检、错检、贴错标签的情况。

针对大家关心的用血安全问题,贵州省临检中心副主任黄山介绍,2015年起,我国艾滋病检测完善为抗体初筛和核酸确认两步骤,与国际先进水平是同步的,两者结合就能够对供血者艾滋病病毒进行有效的检测。

疑问三:医院是不是仍然存在内部感染风险?

该患儿所用医疗器具会不会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重复使用?与患儿接触的医护人员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有关医院内部是否仍然存在感染源的问题也是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

徐艳霞表示,他们进行了自查,也接受了市卫计委、省卫计委和国家专家的6次核查。对和患儿同期住院的179名患儿进行了核查,HIV初筛都是阴性。对与孩子有过接触的33名工作人员也进行了抽血检测,HIV初筛也是阴性。

根据贵州省卫计委提供的核查通报,核查组专家对该患儿所用纤支镜、喉镜、气管送管钳、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也进行了核查,未发现异常操作的情况。疑问四:患儿当前的诊疗情况如何?

从今年5月开始,该患儿出现持续低烧现象,7月5日被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确诊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目前,患儿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接受治疗。参与患儿救治的总住院医生宋业兵介绍,患儿发热、咳嗽症状得到缓解,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不过,由于该患儿在重庆诊疗期间做了气管环切手术,目前伤口仍未闭合,仍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如果患儿的气管能够成功闭合,就可以像正常的HIV感染者一样,吃抗病毒药,终身服药,对其预期的寿命影响会很小。

贵州省卫计委表示,目前仍未能找到感染源,将全力救治患儿。央广

新闻推荐

任泽锋赴黄山经济开发区调研时强调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努力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黄林沐参加

本报讯记者胡利龙报道8月9日下午,市委书记任泽锋赴黄山经济开发区调研。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抢抓机遇、主动...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