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华映窑火
王伯勋满庭芳系列《黄山》 祖传窑柴窑作品《郎红釉冬瓜瓶》□本报记者陶安黎
四季更迭,转眼又是草木萎黄,天寒地冻。而12月2日至8日的一场展事将令这个寒冷的季节充满火热的期待。“满庭芳”·王伯勋写意重彩暨祖传窑柴窑精品展无疑成为冬日的一抹明媚。
这是传承与创新的结晶,也是探索与发展的成果。届时人们除了欣赏到一位青年画家的佳作,还将一饱祖传柴窑精品的眼福。“本次展出的王伯勋50余幅画作,都是他近几年辛勤创作的写意重彩作品,可以说,每一幅都是心血的付出和灵感的奔涌。”易新美术馆馆长张新胜对记者说。
出生于山东菏泽的王伯勋在中央美术学院经历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全部学历教育,完成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入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王伯勋在十几年的学院训练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着明确的学术追求,成为当代中国为数不多的学者型画家。相对于普通画家的绘画实践,王伯勋的艺术探索更具有高远的学术前瞻和充分的理论支撑,这些都为他在写意重彩画艺术领域长久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不久的将来,王伯勋必将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
多年来,王伯勋一直持续进行着“中国古代壁画向当代架上绘画转换”的工作。在朝着这个既定学术目标求索的过程中,他在画面的形式语言、材质表达、历史传承等方面多有心得。这些勤奋与付出,从学术史的角度为王伯勋当前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验证。
当代青年画家中,王伯勋是一位在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都有收获的典型。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王伯勋对形式构成和材料语言投入了极大热情,在这三年里,他甘于寂寞,耐心研磨,为他后来的重彩作品积淀下厚重的文化底蕴,为画风的形成打下形式和材料的根基。仍然是这个阶段,王伯勋对理论的偏好得到充分发挥,他参与专业学术刊物的创办,完成了大量对当代知名艺术家的访谈,这个过程对他的艺术思想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也促成他以艺术家个案研究为主的学术风格。博士研究生阶段受业于袁运生先生,对中国传统壁画的热爱与袁先生的学术指向高度一致。如今王伯勋展示出来的多项重要成果都产生在这一阶段。博士毕业后,以学术探索为己任的王伯勋选择了清华大学在站博士后工作,从事“吴冠中研究”。这个课题与他的博士论文“董希文研究”有着天然的联系,两个研究专题连贯起来,就是一部中国现代画家对民族绘画形式的探索发展史,极大地促成了王伯勋当前绘画面貌的形成,并成为他创作实践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张新胜告诉记者,王伯勋的写意重彩作品首次亮相淄博,是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山东云龙美术馆、易新美术馆承办。我们不要仅仅将其视作一次普通的作品展示,更应该看作是王伯勋艺术历程中与淄博市书画爱好者及收藏者的一次重要的交流互动,进而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写意重彩画艺术。通过这次展览,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为推动淄博市文化名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满庭芳华映窑火,画语瓷言两相悦。与王伯勋写意重彩画作同时展出的还有祖传窑柴窑精品,不同的艺术门类珠联璧合,重彩画风与柴窑瓷韵相映生辉。70余件细腻朗润的瓷瓶,50余件釉面晶莹的茶器,琳琅满目,巧夺天工,堪称一场视觉盛宴。
说起祖传窑柴窑,有的人可能会觉得陌生。据张新胜介绍,陶瓷被誉为“五行交融”的艺术,这种交融在柴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柴窑技术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由冯氏家族五代相传的把桩师傅担纲挑梁的“祖传窑”却应运而生。他们毅然担当起发扬柴窑文化,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柴窑在传统的陶瓷文化中,经时间积淀,代代相传,泥与火的神秘交融,烧造出传世陶瓷。冯氏兄弟恪守工匠精神,传承古法技艺,继承父亲把桩的经验和技法,在祖传窑上进行传承、保护、发展,同时,坚持“原坯烧制、绝无复火、假一罚十”的经营宗旨,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柴窑具有其他各式陶瓷窑炉难以兼备的优点,加上独特且井然有序的烧成工艺,如今的祖传窑不仅能烧成精良的各类瓷器,更能适应各种传统色釉,尤其是名贵颜色釉产品的烧成,获得国内专家、收藏家的认可和赞赏,这也是对祖传窑辛苦努力和精益求精的回报和肯定。祖传窑的创立使冯氏在柴窑烧造传统陶瓷技术上得以延续,让祖辈们上千年的智慧结晶得以传承。
“让传统闪耀当代,让艺术直击心灵”。走进这场展事,便完成了一次美好的艺术之旅。目光所及,满眼都是收获。
新闻推荐
天王学校八年级三班滕宇文“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而优美的旋律,心中顿时便涌起一阵阵波涛。久久不能平静。祖国,在每个中国人的心...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