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绣花功夫 甩贫困帽子
省级美丽乡村新明乡猴坑村茶文化广场一角。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山区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严抓实,决不让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人口掉队:到2016年底,该区6794个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9个贫困村退出了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8.3%下降至2.75%。今年,该区脱贫攻坚任务为完成3000个贫困人口脱贫、10个贫困村出列。
党建引领注入发展动力
“我们希望王书记能继续留下来,帮我们村走上脱贫致富路”。新华乡曹村贫困户黄金奎等人听闻该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王婷即将期满回城,纷纷跑到村委会满怀期待地逢人便说。王婷自三年前来到曹村,她勇于担当、积极谋划,通过改善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帮助该村于2016年实现了稳定脱贫。扶贫过程中,扶贫干部与群众也结下了深厚情感。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黄山区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2015年以来239名选派优秀干部进乡村基层,为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稳定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78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居全覆盖。同时,积极推动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全区2478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4122户贫困户。安排5名选调生和11名大学生村官到贫困乡镇、贫困村接受锻炼。
精准施策拓宽脱贫路径
永丰乡贫困户王某去年住院治疗花费15.82万元,得益于健康脱贫民生工程,其个人自费仅5000元。王某由衷地说:“以前小病住个院都得花几千块钱,这次大病住院只花了这么点,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从贵州嫁到乌石镇夏村村的少数民族贫困户张明会在当地民族政策和扶贫资金的支持下顺利脱贫,还将姐姐也介绍过来嫁给了当地的一户贫困户。如今,两姐妹合计在集镇上开起了早餐店,日子正一天天红火起来。
五年来,黄山区不断强化脱贫攻坚举措,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遍开致富花。
黄山区通过“6+1”产业扶贫工程广泛实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越来越宽、越来越稳。2017年,该区发放特色种养业项目资金4342万元,引导126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完成产业发展达标村17个、达标户1330户。帮助10个贫困村建成光伏发电站13座,总装机容量1155千瓦;通过建立贫困户就业服务中心,鼓励扶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就业,为贫困群众提供公益岗位就业等措施,有效杜绝因缺乏技能致贫的现象。2017年,该区帮扶有就业意愿贫困人口340人、完成就业帮扶159人。两家企业被认定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9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提供就业岗位261个。
近年来,黄山区围绕“看得好病”“减少因病支出”等方面,落实“四保障一兜底”政策,全方位建立起贫困户健康屏障,为贫困群众免费体检,开展贫困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率先出台贫困户省外就医政策,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017年累计补偿贫困人口5689人次833.15万元。完成贫困妇女“两癌”筛查1003人。针对19个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现状,每村安排100万元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量身定制发展计划和项目,引导发展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提升贫困村自我造血能力,输送发展后劲。针对贫困户现状,重点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入户、免费办理保险、信息入户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家庭落后形象。
创新方式闯出脱贫新路
***,需要因村因户制宜,也需要因时因势创新。五年来,黄山区在推进精准脱贫中孜孜探索,频出创新之举,先后涌现出“领导联村、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三个“五个一”机制、盛洪村脱贫攻坚“三字经”、扶贫小额信贷点调、“三无”贫困户光伏电站建设等诸多好经验好做法。
乌石镇地理溪村贫困户胡先锦与村合作种植香榧50亩1750株。其投山入股,村集体投入资金,预期5年后经营性收入达10.5万元,10年后盛果期产值达50万元,并带动其受益20%。
汤口镇冈村借助黄山南大门地利优势,成为黄山旅游服务公司的4个股东之一,每年分配抬轿、挑包等在山经营劳务收入160余万元。
近年来,该区先后荣获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非重点县先进集体第一名等荣誉称号,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先进集体主要负责人同时获得通报表彰。区扶贫办还曾获评全省扶贫办系统先进单位一等奖。
本版文图:程立忠崔艳余来春陈小宝卢光潮黄美办
新闻推荐
从宽敞的公路进入谭家桥知青特色小镇,被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包裹之下,欧式别墅隐逸闲适的格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纯正的法式卢瓦尔河谷风情,是东黄山城堡酒店设计的最显著特色。沉稳的金...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