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造内陆开放黄山高地·引进来 ——黄山市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开放发展综述(上)

黄山日报 2017-10-13 14:52 大字

□本报记者闫冲冲

黄山市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打开大门、敞开胸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内功修炼,打响黄山品牌,努力把“梦幻黄山礼仪徽州”传播到世界各地。

东向北上谋篇布局

黄山是内陆山城,大开放格局中,如何拔得头筹、抢得先机?黄山人深谙发展之道,把目光投向京津冀、江浙沪等经济活跃区域,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全力引进“知本”和资本,共谋互利共赢。

6月份,黄山市—北京市属国企合作交流会暨黄山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市属国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双方签署多个战略合作协议,突出在基础设施、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绿色食品等方面,开启全方位、多领域深度合作。

黄山与北京,一南一北,相距1300多公里,却历来联系紧密,如今再谋合作,演绎精彩蝶变。

北京城建集团投资20亿元参与东黄山国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参股开发黄山东海景区,同时与黄山市合作推进覆盖市内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轻轨项目,构建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北京二商集团与黄山市六百里猴魁茶业公司、胡兴堂文化发展公司、祥源祁红茶业公司等6家企业签约,共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原料供应基地,共同将黄山农产品特色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将与黄山市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并在旅游产业、健康养老、文化创意、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近年来,黄山市引进北京的文创、大健康、养老等产业项目多达42个,总投资140多亿元。

随美丽新安江奔涌向东去,杭州城里又有一番大世界。多年来,黄山市发挥毗邻江浙沪区位优势,对标接轨、主动融入,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黄山市与杭州市签署协议,建立政府间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加强两市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合作,巩固提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果,构建高铁时代“名城-名湖-名山”大旅游新格局,推动信息经济、文化创意、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筑巢引凤培育动能

9月11日,市政府与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屯溪举行。康美药业是我国资本市场首家市值突破千亿的医药企业。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医疗投资合作、智慧药房及公立医院现代医药物流延伸服务、道地药材种植、国家级健康小镇项目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随着铁路、航空、公路等大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开放发展的大通道越来越宽敞,黄山的生态、旅游、文化等叠加优势加速释放,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大项目落地,为全市加快发展注入强劲鲜活动力。

市招商局负责人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一流的资源配置给一流的企业,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组和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预审小组,实行“无会周招商”,组建6支市级驻外招商小分队,出台“1+N”产业发展政策和推进招大引强措施,积极引进有牵动性支撑性的大项目,吸引投资强度高、产业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落地,全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9月底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至8月份,全市新签内资项目363个,协议总投资405.1亿元,到位内资147.5亿元,同比增长24.0%;新签外资项目6个,协议投资额11957万美元,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12839万美元,同比增长31.3%。(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黄山市坚持产业集群发展,聚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和民营经济提升工程,为企业茁壮发展营造优质环境,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至8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3.4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91户企业产值超亿元,共实现产值265.7亿元,同比增长21.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1.6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42户,新增企业完成产值13.5亿元,增长107.5%,贡献度逐步增大。

招才引智孕育后劲

历史和现实表明:“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由于种种原因,黄山市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在重点发展产业和领域方面,人才紧缺问题比较突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出台“干货”十足的政策,面向全国招才引智,努力升起开放发展的人才高度。

“没想到黄山的人才政策都是‘真金白银\’,增强了我们留在黄山发展事业的干劲。”2015年底,“黄山人才10条”刚推出,就在社会各界引起热议。“黄山人才10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综合运用待遇引人、事业引人、感情引人等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引进市内急需紧缺的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人才。据统计,2016年度,黄山莱茵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丁兆立等近60名同志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活跃在三次产业发展中。

8月22日,市委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园区建设和市级队工业企业发展,明确提出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综合环境、加强人才工作领导,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黄山市建立各级财政人才发展投入增长机制和高层次人才专项奖励制度,实施人才和团队引进项目,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省“百人计划”或同等层次人才及其领衔的团队,给予用人单位资助。支持企事业单位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退休返聘、对口支援、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对用人单位实际支付薪酬进行补助。同时,实施人才平台建设项目,对在境外设立、合办或收购研发机构的企业,以及新组建的省级院士工作站或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给予建站单位和个人资助。

目前,全市与10多家国内知名院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工作站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8户,授权专利626件,建成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3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6个,发展质量持续进步。

题图郑宏/摄

新闻推荐

银行排长队成家常便饭?银行:将努力改善

□记者汪悦提到银行,人们想到排队,有时是长队。近日,一则广州市民李小姐在银行办理激活银行卡业务足足等了两小时的新闻引大家热议。黄山市各家银行情况如何?记者为此进行走访。部分时段等待时间长记...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