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挑夫 □方玉毛
夏去秋来,黄山的秋来的更早。1986年8月,我有幸随《安徽日报》美术编辑、著名画家郑若泉先生到黄山采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黄山,游客不多,峡谷里不时送来阵阵山风,这略带湿气的原始之风,让我备感神清气爽。此时黄山的秋天已是五彩斑斓了!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有诗赞“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诗中将秋日的黄山写的众花争艳,峰水相衬,堪与春色比高低,令常见的悲秋之情为之一扫。
黄山的峻美与壮观是绝无仅有的,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山人却有着黄山一样的美德与品格。我们在写生的山道上,时常会遇见皮肤黝黑,穿着粗布衫的黄山挑夫,他们嘴里喘着粗气,头上豆大的汗珠格外显眼,肩上一根宽宽的扁担,手里拿一根包着铁头的竹竿做支撑手杖,一步一步艰难的向上攀爬。他们不善言辞,表情凝重,脸上深深地皱纹写满了沧桑,终年在崎岖的山路上用肩膀担起四季的风雨。黄山的自然景观固然能让人如入仙境般的震撼,而黄山挑夫则会让你转瞬间回到现实,看到了生存的坚毅和艰难。
多年前拜读过一篇散文,文中赞美黄山挑夫是黄山的脊梁!是黄山的灵魂!是黄山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这是对挑夫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他们是黄山的守护神、美容师!黄山的石级有多少?只有挑夫知道,山上的一瓦一石,游客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山上的生活垃圾都是挑夫用双肩挑起的,风里来雨里去,四季不停歇,一副扁担挑起全部生活,挑起日起日落。
趁他歇脚的空,我上前搭讪:“师傅,挑一趟上山给多少钱啊?”“没多少钱,但,一个月挑下来够全家人生活了”!挑夫说。提起自己的行当,挑夫们脸上写满了灿烂和自豪,荡漾出自信的笑容。
望着挑夫的背影,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生长在高山绝壁上的黄山松,尽管千年磨砺,饱经雪雨风霜,在这云岗深处,在暴虐山风的欺凌中,那壮美的黄山松巍峨挺拔,何曾屈服过?
我们赞美环绕在山间的彩云、淙淙的泉水,她像母亲一样滋润着黄山,我们更加赞美黄山挑夫!他们是镶嵌在黄山石崖上的生命迹象!这泉水也一定是汇集了挑夫们额头上的汗珠才这样川流不息的。
常年的负重,使挑夫们的双腿比常人都粗壮些,腿肚子上的静脉曲张像是写满了生命的音符!他们披着云彩,饮着露珠,将一份从容、一份坚毅交给黄山。
曾经有人问黄山挑夫:黄山有七十二峰,峰峰高矗入云端,每座山峰的路都是天路,究竟哪座山峰最险最高呢?挑夫们笑指
前方矗立的山峰:“天都
峰再高也高不过我们的肩
膀啊!”这是何等气魄的
语言!挑夫们说出的话实
实在在,朴实感人!多少
年过去了,许多记忆都在生活的磨砺中慢慢淡忘了,然而,黄山山道上的挑夫总也难以忘怀,每每想起他们,我还是被他们的精神感动着,他们会一直留在我的心底。
新闻推荐
□孙国钧秦悦郑锦华在太平湖畔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外来媳妇,她精心侍奉着年逾古稀、身有残疾的公婆,让丈夫安心在外工作,10多年如一日,使一个原先困难的家庭成功脱了贫。她就是从贵州远嫁到黄山区龙...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