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群众“获得感” 打造城市“归属感” 屯溪区“立体”创城为幸福加码
本报讯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屯溪区通过整治环境顽疾,增强群众“获得感”,涵养崇德向善,打造城市“归属感”,立体推进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融合,努力让这座秀美山城焕发出迷人新姿,为百姓充实着幸福生活的新内涵。
“变化可大了,路网畅通了,还新增了非机动车停车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摊点、占道经营没有了……”近日,笔者沿着市人民医院外围走了一圈,发现这处城市管理“乱点”摇身变成了一大“亮点”,赢得了市民纷纷点赞。过去,市医院周边因为人流车流密集、周边道路“肠梗阻”、流动摊点聚集等问题突出,加上大量非机动车无序停放,一度成为市容管理的难点和市民生活的“痛点”。“以前这里就是个交通瓶颈,经常堵车,老卫校那里摊点又多,环境卫生确实差,得益于‘疏堵结合\’的综合整治,这些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屯溪区城管执法局五中队负责人吴建国表示,棚户区改造优化了周边路网、新增设了停车场地,加上市容、交警等部门同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目前这个片区已进入了常态化管理网络。
随后,笔者实地走访了昱中街道建工宿舍小区,原先破损的路面平整了,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下地了,斑驳陈旧的老墙面也重新粉刷了,小区里还专门设置了电瓶车充电停车棚。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带来的新变化,小区居民都很满意。“不光修了路、栽了树,还安了路灯,下大雨也不用担心积水了,大家伙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在小区居住了大半辈子的陈丽华高兴地说。“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立足于民,着眼现实,从一盏灯、一棵树、一条路做起,更好地动员群众参与、依靠群众支持,让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屯溪区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老旧小区改造是中心城区近年来最大规模、最彻底的一次,从2016年开始,目前已有120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在创城工作中,屯溪区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市民生活的“痛点”,作为文明创建的“发力点”。近年来,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程,彻底改善了数万居民的居住环境;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市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有效解决了市场内外环境脏乱差问题;投资600余万元,对清扫保洁工作实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城区机械化清扫率和路面净化水平;持续开展餐饮店油烟排放整治,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取缔流动摊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为大家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城市因人而兴,更因人而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屯溪区广大志愿者风雨兼程、孜孜不倦:每年高考季,“爱心送考”已成屯溪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有出租车司机、有普通市民,越来越多的考生享受到了便捷的送考服务,感受到了社会关爱;黄山百大“心悦”志愿服务队,自发结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文艺爱好者将文明创建中的点点滴滴谱写成曲,以朗朗上口的歌谣、快板,在群众中广为传唱,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背后离不开一支支优秀志愿者队伍和良好的工作推进机制。近年来,屯溪区着力加强在职党员、青年、巾帼等各类志愿者队伍建设,目前招募注册志愿者近2万人。创新实施“爱心银行”项目,通过爱心存储、积分兑换,激励更多的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建立“昱城公益”平台,打造“互联网+志愿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志愿服务供需有效衔接,并先后涌现出了“阳光服务社”“屯溪小哥”“柏山树人”等品牌志愿服务队,叫响了“青年之声”“昱城阳光”“善行者”“红杜鹃”等志愿服务品牌,共同谱写出了一曲曲昱城大爱的华美乐章。
·路向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来,徽州区以建设更高标准的实体经济主阵地、打造技术创新主战场为目标,全面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扭住技改创新这个“牛鼻子”,打好精准服务“组合拳”,鼓励引导企业踏准升级节...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