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张照片、一个人和一座剧院

黄山晨刊 2017-08-18 15:10 大字

□记者程向阳文/摄

30年不长,对一幢建筑物来说,比如徽州大剧院;30年不短,对人生来说,比如王镜徽。徽州大剧院建于1987年,是黄山市建市后第一家影剧院,今年纳入改造计划,从7月15日起已暂停营业,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年内将完成外立面施工,明年人代会后完成内部装修升级改造。

A

她和大剧院的30年

“好,等你拍的时候我不带伞。”8月16日9:30许,徽州大剧院前,小雨中,剧院总经理王镜徽让记者拍一张留念照片。

王镜徽今年53岁,父亲是南下干部,一开始在芜湖,芜湖的镜湖很出名,哥哥姐姐的名字里就有“镜”,她在黄山生长,就加了个“徽”。1987年,徽州大剧院(当时叫荷花池影院)成立,王镜徽从影院抽调过来,除了没放过电影,几乎干过剧院所有工作,从票务经理到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到现在的总经理,30年光阴一晃而过。王镜徽说:“我亲历了剧院的改造,也见证了剧院的发展。”

王镜徽发给记者一张1993年(中国黄山山水旅游节召开)拍的照片,背景还是黄山会堂,说:“照片中的10个人现在还在工作岗位上的只有3人,2人转岗,其余退休了。”

B

大剧院的二次改造

徽州大剧院位于前园北路西侧、荷花池公园北侧,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96平方米,有813个座位,开业至今经历二次改造。

王镜徽介绍,徽州大剧院前身叫荷花池影院,1987年1月开业,当时是一个专业的电影院,座椅按照电影院设置,也是黄山建市后第一座电影院。建市后第一届人代会就在徽州大剧院开,舞台很窄也很简陋,却承担了市里重大会议接待。

徽州大剧院第一次改造是1993年,当年召开中国黄山国际山水节(旅游节),剧院满足不了接待要求,随后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剧院叫黄山会堂,外立面面砖改成蓝色玻璃幕墙,舞台也往纵深拓进,同时更换座椅。“当时的座椅还是翻板凳,噼哩叭啦响的那种,现在我们看到的沙发座椅就是那次改的。”王镜徽说。

据介绍,徽州大剧院第二次改造在2004年,这次改造动作大,因为黄山召开旅游节,有26个国家的演员要在徽州大剧院演出,当时舞台太小,满足不了要求,于是舞台拉到24米高,按标准舞台改,设置了化妆间等。

C

第三次升级,徽味与时尚并存

8月3日,王镜徽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内容是“一路有你——走进杭黄”中铁文工团赴黄慰问演出,这或是经历过2次改造的徽州大剧院最后一场演出。根据市里要求,徽州大剧院已列入2017年改造计划。

“从6月1日开始电影就不放了,演出也基本停掉。现在除了个别特殊的必须在剧院进行,基本上停业了。我们下发、张贴了暂停营业、进行整体升级改造的公示。”王镜徽说,“之前公示中,有媒体报道改造方案中两侧增建1700平方米建筑,即建筑北侧(现状为院子)加建二层用房,建筑南侧加建二层电影放映厅,都没有通过规委会专家的评审。换句话说,此次改造不会增建。就现状而言,增建还是满足不了城市发展需要。随着城市发展,建新的大剧院是后话。”

据介绍,徽州大剧院将在保持徽“味”的基础上融入更加现代时尚的元素,具体改造内容为:建筑物外立面的重新规划设计、内部装饰装潢升级、座椅更换及舞台声光效果全面升级更新。外立面玻璃幕墙会用最新型材质,采用大幕风格;声光电改造会将现在的每盏2000瓦面光改造成LED冷光源,这样节约了能源,效果会更好。“本次改造升级将更换现有座椅,现在座椅间距太小,舒适度差,因此我们对间距、座椅、宽度全部进行提升改造,但座位数会由原来的813座变成660座。”王镜徽说,目前改造规划公示已结束,招标代理正在进行起草,改造分两步:第一步在12月底前完成外立面改造,明年人代会后进行内部装修升级改造。

D

把剧院还给老百姓

“把剧院还给老百姓是市委、市政府提出来的改造新要求”王镜徽说,“改造后就是要打造黄山市专业的演出剧院,以演出为主,让市民拥有一家更有品位的专业剧院。”

“这里改造后的座位是660个。”王镜徽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专业,也可以引进更多惠民演出,更好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把剧院还给老百姓。”

新闻推荐

“舒筋”加“活脉” “输血”更“造血” 徽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讯今年来,徽州区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紧紧围绕贫困村的“两个转变”,找准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厚植基础兴产业、提升环境美乡村,为脱贫攻坚“舒筋活脉”,提高精准脱贫的质...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