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山海蜇开捕,每天上岸近十万斤 不少市民和游客专门来尝海蜇宴,美味背后离不开渔民高强度体力劳动

半岛都市报 2017-08-05 11:12 大字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王虹程

在王哥庄,提起黄山社区,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海蜇宴。这个以海蜇捕捞和海蜇宴逐渐在全国闻名的渔村,这几天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媒体记者和尝鲜的游客。自今年7月20日海蜇开捕以来,黄山社区就一直热度不减。

据悉,整个海蜇捕捞季持续2~3个月。当前正是海蜇捕捞的旺季,这几天的黄山社区码头,一片忙碌的景象,二十余条海蜇捕捞船进进出出,每条船每次带回1000~2000斤海蜇。码头上的分销商隋忠强介绍,每条渔船最多可一次带回一万余斤海蜇,而由于储存和销售进度等因素影响,渔民每次只带回两千斤左右的海蜇。“一条船通常是两家或者三家合作,每天出海2~3次,当前收海蜇的商贩不是很多,海蜇打得多了根本处理不完,因此渔民捕捞的量很保守,每天上岸有近十万斤。”隋忠强说。

在崂山头以北的海域,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沟,是海蜇繁衍、生长的聚集地,自古以来,黄山社区渔民就在此捕捞海蜇。黄山社区渔民从码头到捕捞区域只需要15分钟,保证了海蜇的上岸时间和新鲜度。当前正是禁海期间,要想从事海蜇捕捞,需持有相关部门专门下发的捕捞证。除此以外,捕捞海蜇的渔网,网口大小都在18厘米以上,对其它海洋渔业资源也起到了间接保护作用。“社区里上了年纪的渔民年轻的时候捕捞海蜇靠的是木筏,坐着木筏摇着撸到海蜇捕捞区域以后,再用大网往回拖,当时的网是用棉线做的,跟现在的尼龙网也不一样。”17岁就跟随父辈们出海,隋忠强对海蜇捕捞的历史了解得很详细。

海蜇捕捞船靠岸后,就要轮到在岸边等候多时的妇女们大显身手了。丈夫们把各自妻子背上船以后,紧接着在船上对海蜇进行手工分离,分成海蜇爪子、海蜇皮、海蜇里子等。在岸边的加工区,渔民们早已经支起了炉灶,将分割好的海蜇进行蒸煮。海蜇蒸煮需要烧水,炎热的夏天,加工区的铁皮棚早已晒透,即便不生火,加工环境也有40℃,生火以后,每个人身上全被汗水浸透。每年海蜇捕捞季节里,参与其中的渔民家庭每户能收入七八万元,多则能收入十几万元。即便如此,在如今的海蜇捕捞行当里,已很难找寻年轻人的身影。

黄山社区的海蜇宴远近闻名,每年这个季节前来尝鲜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传统的海蜇宴,总共由十道菜组成,分别是海蜇里子炖海鱼、凉拌原味海蜇、海蜇脑子炖韭菜、老醋海蜇头、爆炒海蜇皮、海蜇爪子炖拉瓜、水晶海蜇炒大葱、海蜇里子炒白菜、凉拌鲜海蜇、辣根海蜇头等。伴随着社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黄山社区精益求精,不断推陈出新,将黄山海蜇宴做出档次,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新闻推荐

程红会见美国皮尔兰市市政执行官一行

本报讯8月1日下午,副市长程红会见美国皮尔兰市市政执行官克雷·皮尔森一行。程红首先对克雷·皮尔森一行来黄山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黄山市市情。程红说,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美国...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