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美丽智慧的卧龙谷

黄山晨刊 2017-08-02 19:04 大字

□黄越

核心提示:山谷之中布满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水中的石头,一颗颗无一不是滑溜溜、圆鼓鼓的。它们得岁月流水不知疲倦地冲刷洗练,早已将棱角磨平,将沧桑消融。

如果说江岭的油菜花是婺源吸引你的一张名片,那么不用说,大鄣山的卧龙谷就是留下你的一幅山水画。

大鄣山,亦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清代诗人汪循《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这里是“吴楚分源”的屋脊,也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河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岭。婺源地势南低北高,主要水系乐安河发源北部山脉,自北向南,源源汇入鄱阳湖。从县城出发,沿着景区重要的北线,一路向北,走到终点便到了大鄣山的卧龙谷了。

盘山公路左倚着巍巍耸立的青山,右依偎着潺潺不息的溪涧,我们的车子悠悠地驶入了这群山深坳里,卧龙谷如同一块从天跌落的美玉,晶莹妩媚。刚一下车,虽是盛夏,就能明显感觉到一股冰冰凉凉的冷气袭人,让我不由得打了一个机灵。山脉遮天蔽日,昏昏沉沉,山峦一层赶着一层,向更高更远的北方翻涌,直和白云相依。

景区门口有一块巨石,上面题刻着金庸先生的墨宝“卧龙谷”。话说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便是祖籍婺源。查氏聚居在一山之隔的查平坦。

卧龙谷横亘在两座拔地而起的高山之间,一泓清凌凌的泉水穿流其间,留下大小各异,五光十色的潭水。潭水或深或浅,阳光或明或暗,像是一串串的珍珠玛瑙将卧龙谷妆扮得珠光宝气,却又清丽脱俗,楚楚动人。在这样的谷中行走,除了满目的碧潭,还有穿流不息的阵阵清风,风中漂浮着湿漉漉的水雾,水雾营养着脸。我这一双干涩的老眼水灵灵的了。试试嗓音,喉咙里跑出了湿软湿软的音节。

山谷之中布满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水中的石头,一颗颗无一不是滑溜溜、圆鼓鼓的。它们得岁月流水不知疲倦地冲刷洗练,早已将棱角磨平,将沧桑消融。斑驳的阳光穿透清澈见底的水层,轻轻洒在河底的石床上,有几条婺源特色的荷包红鲤鱼从上头游过,好不惬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碧绿的水潭之下,倾泄一股一股连绵不觉的水柱,宽的地方便形成水帘,白银银的,淙淙地扎进下一个平静幽深的水潭里,循环往复。山谷中,忽的传来一阵清脆的歌声,是山妹子甜美的嗓音,带有婺源北部乡民特色的徽韵皖腔。水波就着山势的落差,就着字润腔圆的山歌一层一节地漾开,流走了,不再回来。我这颗浮躁的心放下了,身后的是非和名利也荡远了。

从山顶俯瞰山谷,郁郁葱葱,瀑布纵横交错,飞龙吐玉;彩池相连,交相辉映。腾腾水汽漂浮起,竟在两山之间架起一座彩色的桥,那是美丽的虹,是大自然的艺术。听山上的乡民介绍,此处地势险要,又是皖浙赣三省交界,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曾在这一带组织过前赴后继的革命斗争,山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处当年开会的遗址。

1600多米的高山上至今仍居住着一个古村落——鄣山村。山上有河水绕村而过,名叫养生河。整个村子有自己的乡规民约,禁止捕捞,在村头和村尾立有两块石碑。养生河养有为数不少的冷水鱼,另一方面,又是从风水上寓意整个村子的生生不息。沿河还遍布一排方形的小水塘,水塘有一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村中的先民在河中支起一个个的小水坝,形成落差。水由坝上汇入方塘,又经出口流回坝下的河里。这里养殖的鱼是可被食用的。

卧龙谷的美已经让我流连忘返,大鄣山村民的智慧又使我深深爱上这里的乡俗和人情。

新闻推荐

省住建厅来黄山市 调研新安江流域河长制工作

本报讯7月29日上午,省住建厅厅长张天培率调研组来黄山市,调研新安江流域河长制工作实施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晓宏,省住建厅副厅长吴桂和,副市长徐德书参加调研。新安江干流安徽段西起率...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