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完成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

淮南日报 2020-12-15 08:30 大字

本报讯 寿县以民生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案质量,深化便民服务,扎实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各项工作开展,最大限度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超额完成民生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55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24%,办结数989件,结案率92.61%。

加大宣传提高“知晓度”。依托各基层司法所工作站、村居联系点,整合资源,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法律援助宣传网络,结合“法律六进”、“农民工返乡”将制作带有民生工程标识的宣传品,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等形式精准发放至城乡困难群体,扩大法律援助知晓率和满意度。宣传法律援助政策规定和典型案例,展示法律援助工作成效,特别在疫情期间积极倡导广大群众通过“皖事通”网上或电话热线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申请,组织和鼓励援助律师为因疫情受到侵害的群众提供在线答疑、政策咨询和争议调处等法律援助服务,同时组织律师防控疫情法律服务志愿团,对有关防疫方面法律法规进行宣传。

创新方式提高“便捷度”。建立健全“线下+线上”、“中心+站点”的立体式法律援助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援助站点的全覆盖。针对疫情防控需求,积极转变宣传方式,从以线下为主转变为网上、掌上为主,依托司法行政一体化平台、微信公众号、12348热线电话等,提供线上法律援助便捷化服务,同时,深入推进安徽法网、寿县政务网的普及应用,满足群众便利化、快捷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与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的协调配合机制,抽调经验丰富律师组建刑事法律援助办案团队,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推进法律援助参与检察院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办理工作。

强化质量提高“满意度”。注重法律援助受理、审查、指派、承办和案卷归档等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健全法援案件质量跟踪制度。从案前、案中、案后各环节强化监管,加大案卷规范检查和通报力度,推进承办人认真办案、及时结案,提高办案质效,并推进援务公开,健全投诉处理制度。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案件旁听庭审制度,加强案件办理过程监督;坚持法律援助案件跟踪回访制度,对已办结案件全部进行电话回访,及时掌握受援群众满意度;健全法律援助工作投诉查处机制,公示投诉电话、邮箱、地址等,及时解决争议和纠纷,确保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本报记者 贾 静)

新闻推荐

古城,又到醉美落黄时

寿县古名寿春,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古老的寿县城,有众多成百上千年的古树,虽几经沧桑,迄今依然枝繁叶茂,浓郁...

寿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