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理书院与寿州历史文脉 李永树

淮南日报 2020-09-27 08:17 大字

在初夏的下午,我和两位朋友来到寿县古城。车子从北大街拐弯,进入大寺巷,来到原老寿县一中校址,眼尖的朋友说,寿州循理书院到了。明清时期,寿州先后办了多所书院,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就是我们走进的循理书院。

据光绪《寿州志》所载,循理书院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其址在州治北,春申坊大寺巷内(今寿县一中校址)。书院规模为书楼5间,左右厢房各3间,东旁静室6间,讲堂5间,大门3间,计构精舍25间。书院取名“循理”意为“欲使游其中者,日持循于天理之内,而渐臻自然也”。书院创办人黄奇士,字守拙,湖广黄陂人,由孝廉署寿学正事,后升任礼部司务。黄公来寿,极为注重文教,下车之日即召进诸弟子询查,宣讲建书院的重要性。为筹措办学经费,黄公带头捐资,为“施金独多者”。乡人都为他这慷慨行为所感动,纷纷筹款,“爰各出资,购高姓市房一所,重修而广大之”。黄公又亲自为书院定名题匾,并勒铭于石。其铭曰:“修德讲学,圣训昭然。立之书院,果育英贤。若有不类,改为遽传。经利毁正,学脉遂湮。天之所厌,神佛庇焉。请视斯铭,以永万年。”天启四年(1624年),寿颍兵备道魏士前,捐奉置田620亩,以为书院膏火之资,崇祯末年,书院毁于兵革。

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周之晋恢复循理书院,并追复田220亩。光绪九年(1888年),置田578亩1分,田庄13处,草、瓦房368间,瓦埠、城关园畦2395个,果树园417棵。也就是说,至光绪间,循理书院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田地、草庄遍及全州各地,成了当时全省少有的大书院之一。

书院初建时,“非朝廷之额设,无动支之缗钱”,要解决书院经费问题,“非置田莫为功业”。因此,书院经费来源,明代主要靠捐资置田,收取田租,到了清朝,由于统治者在文化教育上采取“因其俗以柔其人”的笼络政策在,历代皇帝皆十分注重设学校,祀孔孟、尊理学、编类书。对各地书院之设,“世祖颁给帑金,风励天下。”“高宗明诏奖劝”。于是各地官员均把建书院看成是“义举”,是“垂诸史册,炳若日星,千百岁后,其芳声伟绩,犹挂人齿”的崇高事业。对建书院,十分积极,亲自倡劝,带头捐俸。从乾隆二年知县周之晋恢复循理书院,并追复田220亩开始,以后历任知州、知县仍为书院陆续增建,重修房舍,增置田亩,使书院房舍、田产日多。至乾隆三十年,除置田收租生息。继之以本息生利,以此环复。再“加以每年田租所入,足敷师生修缮之费”。嗣后,一直沿袭。书院田产,自魏公捐廉置田始,后虽历经改朝换代,时有兴衰,但学田一直没丢一亩。前任所置学田,若因停废散失,后任必追复之,且每任又必再加,以此递增。可见古人不仅创业精神十分难能,其守业精神更为可贵。

光绪二十七年(1901)时任学部大臣的邑人孙家鼐捐资扩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寿州公学。从明天启二年到清末,循理书院虽几经兴废,但前后存续时间达300年之久,让楚汉文化在古城大地上得以传承和发扬,这是寿县人引以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当我们离开循理书院时,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一份敬仰和痛楚,一直记忆到今天。

新闻推荐

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和新农村建设水平

本报讯寿县小甸镇乡风文明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设目标有序推进,扎实推进美...

寿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