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里,两名好人相继捐献角膜 要留光明在人间

淮河早报 2020-06-08 10:35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严)6月5日、6日两天,相继有两名好人捐献角膜,爱留人间。这两人中,一位是市直机关工作人员, 4年前就被判了只能活3个月的晚期癌症病人,却成了近年来赫赫有名的全国马拉松公益明星和抗癌勇士。还有一位是寿县一名家境贫寒的农民,也是一名晚期癌症患者。生前,他们都历经了巨大的苦痛,但在生命的尽头均选择把光明和爱留下。他们捐献的角膜,让4位患者重见光明,他们就是角膜捐献者贺明和张多昌。

今年57岁的贺明4年前被确诊为晚期肺癌,被医生断定最多只能活3个月。他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毅力与病魔抗争了4年多,用汗水和斗志将“3个月”的生命期拉长、延伸,成为令人敬佩全国闻名的马拉松公益明星和抗癌勇士,几年来他带着难忍的病痛参加了全国各地61场马拉松,跑了3万多公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奇迹,震撼感动了许多人。在比赛中,他总是举着、背着彩旗,宣传抗癌知识和精神,呼吁人们不畏困难,积极乐观地面对挑战,健康快乐地生活。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不愿虚度短暂的人生。2019年3月,他说服家人到市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角膜捐献手续。6月5日,贺明带着苦痛和遗憾走了,但他那双唯一未被癌细胞侵蚀的角膜完好,很快通过安徽省红十字眼角膜库移植给了两位眼疾患者,将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他未走完的人生旅程将有人代他继续,帮他实现“百马”愿望。

今年46岁的张多昌是寿县安丰塘镇一位普通农民,和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家境比较困难,一直靠打点零工维持生活。2019年不幸查出晚期直肠癌,花费了爷俩所有的积蓄,并借钱维持。在生命最后时刻,他主动要求将眼角膜通过安徽省立医院捐献给急需救助的眼病患者,回报社会。6月6日,张多昌的其它已衰竭的器官停止了运动,但一双健康的角膜被成功捐献,也将让两位患者重见光明。

新闻推荐

煌兮 寿春 胡占昆

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寿县古城,是我国目前仅有保存完整城墙的七座古城之一。古城原名寿春,又名寿阳、寿州...

寿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