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强:病毒影响是全方位的 希望人的善意能持续

澎湃新闻 2020-04-23 10:18 大字

高尔强,中国日报社摄影记者:

关于疫情期间的摄影,高尔强关注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人所呈现出来各种“状况”,也是疫情下这个时代的缩影与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1月25日,农历新年正月初一,香港,姐弟俩戴着口罩、头顶迷你舞狮走向荃湾公园。

2020年2月5日,庚子年正月十二,空空的上海城隍庙九曲桥,往年此时总是人山人海,堵得水泄不通。

2020年2月8日,庚子年元宵节,上海人李先生穿戴着防毒面具走在上海城隍庙无人的九曲桥上。

(左)2020年2月7日,上海市南京东路步行街并没有多少行人,市百一店东楼的大屏幕上大大的“拒绝谣言”特别醒目。

(右)2020年2月7日下午,来自安徽的清洁工在上海外滩清除雨后积水。

2020年2月10日,春节后上海复工首日,一位穿着雨衣的乘客在地铁上。

2020年2月14日,一对刚领结婚证的上海人在上海外滩合影留念。

(左)2020年2月16日,东台路被木板封闭,居民们需要通过隔壁弄堂口的体温检测后才可回家。

(右)2020年2月17日,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朱建路的COSTCO内,穿戴着各种防护装备的市民在此采购食品。

(左)2020年2月18日,来自安徽寿县的叶先生在上海光中路开餐馆已经三年,春节后开业至今,他的生意量不到过往的十分之一。连房租都挣不出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少天。

(右)2020年2月20日,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大叶公路的园区内,纽仕兰乳业的员工经过核准复工。

Q: 日常喜欢在什么地方拍摄?

A:根据疫情发展,从初期的境内防扩散到之后防境外输入,市民宅家到城市的复苏,我的拍摄地点和题材也在不断调整和改变。因为人人都戴上了口罩,弄堂口有的被封,有的增设了志愿者岗亭,熟悉的上海到处能拍到太多不常见的画面,带有现在特有元素的地方都是吸引我的地方。

Q: 在疫情下什么样的瞬间或者主题最打动你?

A:可以在不同场景内体会到上海市民对于正常生活的向往。

每个普通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比如每次出门,电梯里的消毒水气味让我觉得安心,这是小区清洁工的付出。

去过几次浦东机场,三月随着回国旅客的增多,机场工作人员压力倍增。曾远远的看到工作间隙,一位身着二级防护的工作者爬上工作台躺了几分钟又赶紧下来了。无法看清他的脸,还是要感谢他和他的同事们,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整个城市的平安。

一位来自安徽的叶先生在上海闵行开着一间小小的餐馆,3月初,因为疫情,他的生意才是过去的十分之一,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少天。3月底,在老家躺了两个月的王先生庆幸自己在长兴岛的馒头铺终于能重新开张。这样或喜或忧的人在拍摄中遇到不少,正是这些寻常人家让我觉得这两个月的有太多内容可以拍摄。

2020年2月20日,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南渡村村民李阿姨正在村口执勤,除了有出入证的村民,其他人员都将被禁止出入。

(左)为了让广大学生在延迟开学期间能正常学习,长宁区中小学教材采用邮政快递送书上门方式。2月21日,在仙霞邮政支局,学生教材正在分拣打包,此次支局负责安排区域内8所小学、12所中学共一万多个学生教材的分发。

(右)2020年2月23日,上海市杭州路,一个戴口罩的小童骑车路过一幢百年老宅。

2020年2月28日,一位戴着口罩的市民走过上海市甜爱路留言墙,原本是年轻人表达爱意的留言墙上出现了“武汉加油、文亮走好”字样。

2020年2月28日,上海凯德龙之梦一家商铺内工作人员正手拿皮包对着手机进行网络直播销售,疫情期间实体店生意大受影响。为自救,商店被迫改变销售策略,每天进行5小时网络销售。

2020年3月2日,一位患者穿戴着雨衣鞋套及一次性手套,正在上海仁济医院门诊部自助就医。当日为上海各大医院自疫情期间停诊后首次重开日常门诊。

2020年3月3日上午8点47分,程元爱同学打着哈欠等待三分钟后的居家网课升国旗仪式。一个半月的寒假使得众多上海小学生们需要重新努力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2020年3月4日,来自四川的打工者拖着行李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慈桥路上等待,翻看着手机上的招工信息。他们身后众多曾经热闹的劳务中介公司尚未得到开业的允许。

Q:在2个多月的拍摄过程中,感受到城市和人们有什么样的转变么?

A:感受到了市民的善意和宽容,很希望这样的善意能够持续下去成为习惯。

3月在城隍庙,用餐前,大家分享的是酒精清洁液。对比过去餐厅外互相递烟的用餐者,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变化。

Q: 随着疫情发展,这些形形色色的口罩之下隐藏着什么情绪呢?

A:口罩遮住了脸,连续几天不刮胡子都可以,反正没人能看到。

口罩遮不住微笑,和善的表情依旧是可以透过口罩表达出来。

在公共场合面对镜头的市民们,也许是因为口罩的关系,也不太转头回避了。

2020年3月9日,上海虹桥机场,一对外籍人士相拥等候在国际入境人员集散点。在这个区域,上海各区及江浙两省志愿者驻点在此,对入境后需要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的人员进行人员分流。

(左)3月14日晚,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家戴着口罩在没有观众的演奏厅内举行网上音乐会。

(右)3月15日,来自加拿大的Pierre和妻女一起在上海徐家汇公园内跟着师傅学习中国功夫,这样的学习之前一度因为疫情而暂停。

2020年3月23日,上海市黄浦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内,准备重新上工的工人们正在接受开工前的培训,此次开工培训内容比过去增加了关于防疫的内容。

2020年3月24日下午,久事公交彭先生正在一辆抵达终点的公交车上进行消毒清洁。车外的空地上市民们正在樱花树下拍摄留念。这个位于南浦大桥下的车站被誉为上海最美公交车站。

Q: 在这种历史时刻您认为作为一名摄影师/摄影爱好者能够做到什么?

A:记录和传播都非常重要。每个时刻都值得记录,每个时刻又都是立体的,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拍摄。我们可以看到拍到陆家嘴夜景时高楼上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那些因为疫情而失业并露宿街头的人们也值得关注。

此次病毒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医疗、社会、文化、经济、外交、体育等等,每一个方面又都是通过“人”来反映的,所以我会将镜头对准不同的“人”。

2020年3月26日,老朋友来看望正在居家隔离的陈先生。

3月27日上午,一位居民在路障的缝隙中接过快递。十几分钟后,这个设置了一个多月的路障被拆除。

2020年3月28日,王懿颖先生在家通过网络上古筝课。古老音乐通过现代网络得以传授。

2020年4月6日上午,上海海湾人文纪念园工作人员在园内提供代客祭扫服务。疫情期间,为了满足市民清明祭扫需要,海湾园公墓除开通网上预约祭扫,还提供“代客祭扫”、“在线祭祀”等服务。

2020年4月9日,外高桥码头上大量新车准备装船出境。

当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介绍,根据监测数据,目前我国主要的汽车企业已经全面复工,日产量也逐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5%以上。

蔡荣华在发布会上介绍,受疫情影响,根据行业协会统计,1至2月份,中国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同比都下降40%多。当前,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不断恢复,汽车产销正在逐步回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沁园春.战疫情

疫染神州,为零儿战,逆者前征。万众皆心上,习公令下,江河咆哮,钟磬娟馨。献策除瘟,火雷振蛊各路豪杰齐聚兵。衣冠整,看党旗飘扬,楚...

寿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